動海縣:移民群眾一家親 “石榴花”開美茶鄉

時間:2024-07-23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楊霖

近年來,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動海縣始終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全力推動境內各民族相互融合發展。在動海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動海縣搬遷安置辦公室將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與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深度融合,29個水庫移民村寨群眾同各族兒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命運共同體。

(各族群眾一家親)

堅持調查研究,從“千絲萬縷”中把握政策實施方向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在項目規劃中,動海縣搬遷安置辦公室幹部運用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深入各移民村寨進行調查摸底,充分掌握第一手數據,在基層的“千絲萬縷”中找對策,實現庫區移民“十四五”規劃與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鄉村振興、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等建設單元深度融合、同頻共振、同步推進。

目前,動海縣已建成景洪水電站、動邦水庫、曼滿水庫、那達動水庫中型水庫4座;在建曼桂水庫、動阿水庫、景臘大型灌區;擬建中型水庫班章水庫;共核定水庫移民後期扶持人口2153人,有傣、哈尼、拉祜、布朗、漢等民族,少數民族佔95%以上,屬於多民族聚居區;安置區分佈點多面廣,“美麗家園•移民新村”建設逐步由整村推進向整縣、整庫、整片推進發展。

秉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理念,爭取項目資金支援“美麗家園•移民新村”項目建設。從2006年至今,共投資1.23億元著力解決庫區“五難”問題,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公共服務短板……特別是“十四五”以來,動海縣投入2700多萬元移民後期扶持資金實施“美麗家園·移民新村”項目7個,發動移民群眾拆除圍墻、彩鋼瓦3萬多平米,帶動移民群眾改造圍欄、民族特色屋頂等自籌資金1500多萬元,完成綠化面積7000多平米。

項目的實施,不僅改善了移民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提升了村容村貌,民族團結的氛圍也日益濃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深入,呈現環境優美、生産發展、生活寬裕、社會和諧穩定的喜人景象。“美麗家園•移民新村”項目工作示範效果顯著,受到省、州搬遷安置業務主管部門的認可和周邊村寨的效倣。

(進村入戶調查摸底)

堅持以小見大,從“千門萬戶”中共繪發展藍圖

在推進“美麗家園•移民新村”項目建設中,從移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採取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真正把為民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辦到群眾的心坎上。比如,在房屋設計時,巧妙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民族特色得到凸顯,有效增強了移民群眾的歸屬感。

銳意進取,積極作為。2022年以來,州級業務主管部門先後2次組織全州移民搬遷安置幹部職工和村組幹部,蒞臨動海縣移民示範村學習“美麗家園·移民新村”項目建設先進做法和典型經驗,全縣上下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堅持因地制宜,從“千山萬水”中推進鄉村振興

從全縣來看,各庫區移民安置點的資源稟賦、發展條件,比較優勢等方面存在差異。加之早年的庫區移民安置點,大部分地處山區、半山區,交通不便,經濟發展基礎十分薄弱,發展缺少規劃,方向也不夠明確。為此,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給各庫區移民安置點把脈開方,探尋出一條“宜林則林、宜遊則遊、宜農則農”的發展路徑,把資源優勢轉化為探索高品質發展的勝勢,在發展中尋求“最優解”。蓄勢“築巢引鳳”,比如在曼朗“美麗家園·移民新村”示範村建設中,積極引進企業合作開發地下泉水資源,建設飲用水廠,投入運營後,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25萬元的經濟收入。

技能在手,吃喝不愁。以“三抓三促”為抓手,利用群眾農閒時間開展各類技能培訓,把課堂搬進田間地頭。再結合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創新從電商、美容、烹飪、挖機、駕駛等新型實用技能方面進行培訓,提升移民群眾創業、就業能力。比如,通過烹飪技能培訓,曼西裏、曼勒等村小組移民群眾外出創業,實現家庭年收入近30萬至40萬元,生意好的居民一年甚至能賺近百萬元。

(後扶産業項目收益分紅現場)

2023年,動海縣移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5520元,較上年增長約6.9%。如今,動海縣移民村寨山更青、水更綠,移民群眾腰包鼓、生活富,水庫移民共同邁上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堅持以人為本,從“千言萬語”中共話美好生活

始終堅持把庫區安置區穩定擺在突出位置。採取“三法三化、四不兩直”等工作法,深入庫區移民安置區,通過“引導、疏導、指導、勸導”做深做細思想引導、政策法規宣講、矛盾化解等群眾工作,最大限度提升移民群眾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和諧穩定的良好社會氛圍不斷鞏固提升。在動海縣第24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中,動海縣搬遷安置辦公室發放相關宣傳材料300余份,開展入戶宣傳8次,同時,採取業務培訓、會議傳達、新媒體送學等多種形式,有重點、分層次地向移民群眾宣傳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營造濃厚氛圍。

(向移民群眾宣講政策法規)

走進移民新村,各民族群眾親如一家的場景、“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等宣傳標語在各個村寨的文化墻或宣傳牌隨處可見,主題鮮明,色彩艷麗……無不彰顯著新生活、新變化和新景象。

堅持循序漸進,從“千頭萬緒”到“井然有序”

幹事創業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一步一步地展開,一項一項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實。動往鄉灰塘村委會野谷塘是拉祜族、漢族等多民族6個村小組集中安置區;曼桂水庫景亨片區由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3個民族5個村小組集中安置區。集中安置區無論從生産生活還是風俗習慣都有很大差異,如何維護村民團結和諧,促進發展都是不小的考驗。

通過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移民群眾感受到家的溫馨,體驗到“親人”的關懷。每逢遇到重大決策、利益分配時,秉持“移民群眾優先”的約定,從曾經的“互不認識,沒有交流”,轉變成如今的鄰里和諧、互打老庚(交朋友認親戚),營造出“大事一起商、困難一起幫、有福一起享”的新時代各族兒女團結共融氛圍。“我們始終踐行‘一盤棋、一股勁、一條心、一家人’的工作理念,把‘群眾利益無小事’時刻記在心裏,讓民族團結之花開得更艷更紅。”動往鄉灰塘村委會野谷塘村黨支部書記羅成紅説。

敢啃民生問題的“硬骨頭”,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2021年以來,動海縣搬遷安置辦公室以化解老庫區歷史遺留問題為導向,窮盡辦法、多措並舉,妥善化解了景洪水電站野谷塘集體未利用地補償、曼桂水庫右岸機耕路復建等歷史遺留頑瘴痼疾,移民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下一步,動海縣將持續做好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以黨建引領、民生致富、鄉村治理為發力點,推動各族群眾守望相助、相互融合,共同發展,讓動海大地石榴花開更紅,石榴籽籽同心。(楊霖 動海縣搬遷安置辦供稿)

(責任編輯: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