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瀾滄縣:巧打“文旅”融合牌 唱響民族“三交”曲

時間:2024-06-20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戴錚

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依託文化資源優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全力唱好旅遊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民族團結進步曲,讓各族群眾在“吃、住、行、遊、購、娛”中深刻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入行。

挖掘民族節慶文化促交往。瀾滄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族人民共譜新征程華章”為主題,推進各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先後舉辦了《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成立70週年慶祝活動》《“世界的普洱·中國的茶”慶祝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功申遺系列活動》等傳統民俗系列活動,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臺,營造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輿論氛圍,並通過系列活動持續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豐富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生活,講好瀾滄故事、傳播瀾滄聲音、展示瀾滄魅力,進一步提升瀾滄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推動全縣文化旅遊、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2024年春節期間,瀾滄縣共接待旅遊人次:23.91萬人,旅遊綜合收入:2.14億元。

強化宣傳推介促交流。以“走出去”“引進來”形式,多方式宣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挖掘文化資源,積極打造文藝精品。瀾滄縣始終把傳承發展民族文化作為推動全縣文化事業繁榮興盛的重要載體,著力挖掘民族特色文化,全縣上下掀起了“打民族牌、走特色路”的文藝精品創作熱潮。2022年創作的舞蹈《擺出一個春天》登上央視春晚舞臺,刷新了瀾滄從未上過央視春晚的紀錄,充分展示了獨特的拉祜文化魅力,讓全國、全世界更加了解“蘆笙戀歌”的故鄉——瀾滄。走出國門開展文化交流活動,以景邁山申遺為契機,瀾滄縣民族文化工作隊在國家、省、市、縣級領導的帶領下赴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利雅得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5屆世界遺産大會,親臨現場見證,9月18日為慶祝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瀾滄民族文化工作隊在沙特第二現場進行民族文化展示。充分利用2023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國際平臺,以旅交會普洱專場活動為契機,普洱專場瀾滄分會點活動“世界文化遺産——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揭牌儀式、景邁山秘境茶旅體驗、“共用景邁”推介等活動於2023年11月19日—20日圓滿舉辦,向參加活動的海內外嘉賓全面展示瀾滄優質的旅遊資源和産品,不斷拓展國際旅遊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讚譽。

注重文旅體驗促交融。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不斷豐富景區體驗業態産品。瀾滄縣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6個,其中4A級2個,3A級4個,全部景區都屬於免費開放式景區。圍繞6個景區推出了10條精品旅遊線路,其中有2條(瀾滄鄉愁·民謠·冬日古茶之旅、“走拉祜鄉村玩樂過年 遊景邁山茶林觀世遺”)分別上榜2022年、2024年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之一。線路圍繞文茶旅體驗、民俗文化體驗、民族風情體驗、非遺體驗等多種類型,遊多彩鄉村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展現民族節慶活動、豐富多彩的鄉村地域特色文化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邁向現代化、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精神風貌。

近年來,瀾滄縣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積極推進文旅與節慶深度融合發展,通過擴塔節(春節)、阿朋阿龍尼(葫蘆節)、山康茶祖節等節慶文化活動創新文旅消費方式,不斷擴大瀾滄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使節慶活動成為“三交”的重要平臺和載體,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有效推進旅遊發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戴錚 瀾滄縣文化和旅遊局供稿)

(責任編輯: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