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河口縣用心守護“山野精靈” 口岸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顯著

時間:2024-05-21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梁忠瓊 余泳潔

在森林資源得天獨厚的雲南省紅河州河口縣,南溪河兩岸擁有原始熱帶溝穀雨林景觀,動物資源種類繁多。初夏,雲南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口轄區內層林盡染、綠意盎然,處處煥發著生機活力。

山野間,倭蜂猴、灰孔雀雉等珍稀瀕危動物不時出來活動、覓食,它們時而悠閒漫步,時而機警地四處張望。野生保護動物們“接管”了這片山林,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這是灰孔雀雉,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我們架設在河口鎮公益林內的紅外相機于2023年6月拍到此段影像。”在河口縣生物多樣性科普展廳裏,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平艷梅一邊翻著近年來的珍貴影像資料,一邊介紹科普影像中出現的珍稀野生動物。

生物多樣性是檢測生態環境的晴雨錶,近年來,河口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加大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進一步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效。

“現在村民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越來越強了,我們巡山的時候,經常見到很多以前不常見的野生動物。去年到我們村子裏覓食的短尾猴,最近巡山的時候我又見到它了,它好像還記得我,一點也不慌張。”河口縣老范寨鄉斑鳩河村委會的護林員李國元回憶起2023年5月自己與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短尾猴結緣的故事,感觸頗深。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河口最具魅力、最富競爭力的獨特優勢和戰略資源。河口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自主開展生物多樣性觀測和研究,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執法監管,2021年以來,共救助野生動物805隻,僅2023年就救助了倭蜂猴、緬甸陸龜、凹甲陸龜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隻。

“生態環境的逐年改善和群眾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給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近幾年,河口群眾先後發現了數只受困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倭蜂猴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鹠、鷹鸮,經過救助,這些野生動物都順利回歸山野。”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余泳潔説。

據介紹,目前河口縣森林覆蓋率達53.39%,境內的陸生野生動物多達1300余種。2023年6月,灰孔雀雉首次在國家級重點公益林內被監測到,增加了灰孔雀雉在河口的分佈區域和種群數量,對今後研究和保護灰孔雀雉提供了重要依據。

如今,在河口轄區範圍內,國家保護野生動物頻頻“現身”,這方邊疆熱土已然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土”。(梁忠瓊 余泳潔 河口縣林草局供稿)

(責任編輯: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