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開年,獨具中國傳統特色的馬面裙就銷量攀升,使“馬面裙大縣”山東曹縣一躍映入人們眼簾,如今,傳統漢服以及“新中國式”“民族風”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日常出遊的必備服飾。
中國,素有“衣冠上國”之美譽,豐富燦爛的服飾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穿在身上的史詩和故事,是文化互鑒融通的一大重要例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雲南省博物館乘上“國潮”大勢,即將開啟《傳統@現代——民族服飾之舊裳新尚》展覽,邀請市民、遊客共賞民族服飾景觀。
據雲南省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本次民族服飾展覽由中國民族博物館特別策劃,自2016年在銀川初次亮相以來,已先後前往了北京、南寧、杭州、南通等地巡展。展覽選用中國56個民族中的40多個民族、400件(套)展品,以人類學的視角,從服飾切入,對“傳統”與“現代”的關係進行了全新的解讀與闡釋,旨在找到民族服飾超越時間、空間的價值。
在雲南站,本次展品上新,加入了傳統民族風格和當代先鋒設計的碰撞。市民、遊客們將能看到由女性長輩親手縫製的傳統童帽——貴州松桃苗族童帽與體現童真、當代街頭服飾的Penultimate童趣主題系列作品共展,這是傳統童帽對比當代童趣;海南陵水黎族踞腰織機藤編腰帶與INSULAiRE-峙系列壓二挑二織法圍巾,展示藤編與手織的不同質感……
展覽共分為4個單元,持續至今年8月18日。第一單元“時間”:通過服飾上體現的歷史時間、自然時間和生命時間,見證時代流轉,傳遞傳統文化力量;第二單元“空間”:重點展現服飾的形式、服飾與環境的關係,關注日常生産生活中服飾與身體的互動;第三單元“工藝”:集中展現當代工業時尚與傳統服飾文化法則的碰撞交流,呼應出“匠心為美”的主題;第四單元“交錯”:引入關注民族服飾和民族工藝的設計師作品,尋找傳統服飾走進當下的可能性。
此外,展覽在雲南站特別策劃了“回家”和“療愈”兩個主題,通過雲南設計師作品中鄉土情結與當代時尚的碰撞交融,締造出服飾作為人們貼身攜帶的“故鄉”意象。(賀瑩/文 雲南省博物館供圖)
(責任編輯: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