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在雲南】越“織”越密的交通網 助力雲南旅遊跑出“加速度”

時間:2024-05-16來源 : 中國網七彩雲南作者 : 賀瑩

隨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概念深入人心,來雲南暢遊,享受心靈療愈已經成為各地遊客們的首選之一。除了看重風景,人們出行前最在乎的就是交通,而雲南通過多年的“交通+全域旅遊”融合發展,現代化高品質綜合立體交通網實現越“織”越密。

看雲南交通,光是“五一”期間,中老鐵路進出口貨物8.74萬噸、進出境旅客4067人,同比分別增長26.2%、101%。再回顧過去一年,麗香鐵路、敘畢鐵路相繼開通,為雲南鐵路發展加油加速。麗香鐵路帶火了香格里拉“冬季旅遊”,敘畢鐵路跨越“雞鳴三省”,助力烏蒙山區鄉村振興;永仁至大姚、臨翔至雙江等多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其中臨雙高速,讓雙江這個有著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豐富民族文化、茶文化的多彩之地,能更迅速地向外聯通;同時,鳳慶通用機場建成,將四面八方的“茶友”,帶去了那個擁有古樹滇紅茶的地方。

天塹變通途 奔赴千年之旅

曾經,徐霞客來到麗江,想繼續向西北山行,但最終未能實現。如今麗香鐵路開通,這條美麗的雲嶺“天路”,讓玉龍雪山和香格里拉“攜手共遊”,不再遙遠。

(朱萬祥 吳慈飄 陳婷/供圖)

麗香鐵路起自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麗江站接入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設計時速140公里,全程最快1小時18分可達。

到了第一站麗江,“居廬駢集,縈坡帶谷”的麗江古城必須逛一逛,在這裡,你能見到“宮室之麗,擬於王者”的木府,聽一聽《木府風雲》裏的愛情故事;然後,漫步在白沙古鎮裏,可以站在古老的石橋上看潺潺流水,行走在四方街上穿梭千年時光,賞析白沙壁畫的相容並蓄,體驗古鎮扎染的色彩斑斕;再去觀賞納西銅器和民族刺繡,微微靠近,就能聽見它們訴説的納西浪漫;回眸再賞玉龍雪山、藍月谷……去街巷間品嘗一鍋地道的麗江臘排骨火鍋,便不虛此行了。

(列車飛馳在雪域高原。陳飛/攝)

喝著青稞酒,酥油茶前往香格里拉,飛馳的動車橫穿在雪域高原,本身已經是一道穿越時空的風景線。20世紀30年代,《消失的地平線》虛構了一個位於青藏高原,隱匿在雪山與峽谷之間的地方,雲南的香格里拉隨著小説躍然紙上。在這裡,普達措國家公園的高山草甸,呈現的是風吹草低的水墨山水畫,屬都湖、彌裏塘牧場、碧塔海……包容著湖泊溪流、飛鳥牛羊;到月光城——獨克宗古城感受當地少數民族文化的洗禮,此處建城距今1300多年,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座文化重鎮,它的名字寓意為“建立在石頭上的城堡”“月光城”。夜晚照耀在古城上的月亮,點亮著萬家燈火,追逐著雪山上清冷的風,又為草色帶去了不一樣的光影,偶爾,風鈴聲陣陣傳來,仿佛是過去茶馬古道開工幫隊伍緩緩而來……

茶香飄萬里 共遊古茶之行

臨滄的雙江和鳳慶都是品茶的好地方。雙江茶葉資源豐富,是動庫大葉種茶的源生地,縣內古茶山國家森林公園生長著1.27萬畝千年野生古茶樹群落,被認定為“世界茶樹的原産地之一和核心區域”。作為全國唯一由四個主體民族共同組成的多民族自治縣,雙江被稱為“中國多元民族文化之鄉”。優越的交通區位則讓雙江成為聯動滇中和沿邊城鎮帶的重要節點。雙江冰島茶聞名遐邇,此方人民喜歡手持一杯香茗圍爐夜話。

在雙江,古樹茶園枝葉舒展,散發著陣陣清香;夜幕星光香茗入口,樹下人群閒坐;潑水節期間,萬人嘎秧起舞,共賞盛會;白日裏,艷陽高照春風相伴,人潮如織潑水送福……喝過冰島茶,又體會過這裡的多民族風情後,便明白了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僅愛雙江的茶,更愛雙江的人。

五月,鳳慶“中國滇紅第一村”4A級景區內茶花谷萬株月季盛開,花叢中人們的歡歌笑語聲不斷,而這裡更有名的當然是滇紅茶。鳳慶素有“世界滇紅之鄉”的美譽,“滇紅”以它特有的香味和濃郁讓鳳慶有了獨屬的品質標簽。目前,鳳慶縣已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産基地48.87萬畝,成為雲南省首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産基地縣。來鳳慶踏上茶香之旅正合時宜。在小灣鎮錦秀村,有一株年紀3200年的祖宗級茶樹王,當地人形象地為其取名——錦秀茶王,隨著茶博會、紅茶節的開展,讓鳳慶茶“尋根問祖”變得有跡可循,當地的産學研之旅均以保護古茶資源為己任,生態育茶、科學護茶、深入源頭是鳳慶茶旅精髓所在。

鐵路、公路、民航,讓遊在雲南更便捷,選擇更加多元。原來,這些書中、音像中,或是口口相傳的地方,離我們不再遙遠。天塹變通途,山海亦可移。來雲南,體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去傳説中的仙境、品千年古茗,聊民族文化,觀一抹月色,這就是,雲南的美好生活。(賀瑩)

(責任編輯: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