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縣級融媒體中心新聞輿論引導對策與措施

時間:2024-03-29來源 : 中國網七彩雲南作者 : 李冰潔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這一科學論斷和戰略部署,為全媒體時代圍繞熱點輿論有針對性進行引導提供了理論依據,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基層主流媒體的主陣地,承當著黨的新聞輿論引導工作職責使命,本文試圖就縣級融媒體中心在應對新聞輿論引導採取的對策措施談談粗淺認識。

牢記新聞輿論引導工作職責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堅持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一文中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這“48字”集中鮮明概括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

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就是要緊緊圍繞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這個中心,自覺服從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把握好新聞輿論工作的導向、基調和重點任務;團結人民、鼓舞士氣,就是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激發全黨全社會團結奮進、攻堅克難的精氣神;成風化人、凝心聚力,就是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人、感化人、影響人,匯聚起向上向善、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澄清謬誤、明辨是非,就是要敢於觸及矛盾,敢於交鋒亮劍,用真理的力量説服人;聯接中外、溝通世界,就是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讓西方抹黑中國的言行不攻自破。

全媒體時代,資訊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和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篇重要文獻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重大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為新時代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引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縣級融媒體中心聯繫與服務群眾最直接,也處在新聞輿論引導的最前沿,這就要求縣級融媒體中心全媒體記者始終牢記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將“48字”方針內化於心、外化于行,創作出一批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始終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才能不辱使命、不負人民,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新聞輿論引導的對策與措施

如何有針對性地開展新聞輿論引導,結合縣級融媒體中心工作實踐,認為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對策與措施:

其一,圍繞熱點話題進行輿論引導。縣級融媒體中心能否對熱點話題進行深入解讀和客觀分析,這是圍繞熱點話題進行輿論引導的基本功。只有通過幫助受眾群體更好理解熱點話題的背景、原因和影響,通過開設專題報道、專欄文章、權威訪談等方式,對相關問題進行透徹、全面、理性的分析和討論,提供更具深度思考的內容,才能真正引導人民群眾(網民),尤其在一些重大主題上,新聞報道引用權威專家觀點、調查數據、事實核查等手段,幫助受眾群體深入了解熱點話題的背景和實質,鼓勵讀者參與議論、討論,從而建立公正、理性、尊重的交流氛圍,使熱點輿論得到“穩、快、準”的有效引導。

其二,整合傳播方式豐富新聞輿論引導路徑。縣級融媒體中心記者(編輯)要具備全媒體記者(編輯)的素質,除了傳統的文字報道外,還應該學會嫺熟運用圖片、視頻、VR、VLOG、圖文直播等形式,使新聞輿論引導的形式更加生動、鮮活、有趣,增加受眾群體的參與度和互動性。同時,也要善於整合內外資源,諸如大專院校、NGO、社團組織等進行調查研究、舉辦活動、新聞發佈等形式,共同提高新聞輿論引導或熱點輿論引導的影響力、話語權的權威性,從而共同提升新聞輿論引導的質效。

其三,準確把握新聞熱點報道和輿論引導。一般而言,新聞熱點報道和輿論引導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引導熱點,主動設置熱點議題;另一種則是熱點引導,主動選擇回應已經形成的熱點問題。新聞熱點輿論一旦形成以後,縣級融媒體中心記者應該積極與事發地黨委政府溝通,完整反映事件真實情況,當地轄區也應該高度重視,迅速反應,積極開展調查、整改、追責、問責行動,並進行舉一反三的大排查。而議題設置則應該選取“領導重視、百姓關心、妥善解決、舉一反三”的熱點問題處理方式,在把事件盯準、做紮實的同時,運用全媒體傳播的手段,把話題做大、做深、做透,從而達到有效傳播、互動傳播和熱點引導的效果。

其四,有效應對網路輿情。網路輿情是指在網際網路上流行的對社會問題不同看法的網路輿論,是社會輿論的一種表現形式。換言之,網路輿情就是以網路為載體,以事件為核心,廣大網民情感、態度、意見、觀點的表達、傳播與互動的集合體。因此,提升領導幹部的輿情引導水準,建立平等良性的互動關係,形成網路輿情引導場就顯得格外重要。

其六,加強網路傳播媒體引導力建設。在全媒體時代,網路輿情的引導已經提升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國家應該從宏觀層面出臺和完善的輿情治理法律法規體系,讓網路空間絕非“法外之地”的理念,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做到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網際網路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作,從而突出網路輿情引導與治理的“法治精神”。(李冰潔 昆明市西山區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