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山壩地區建設項目節地評價技術規程》6月1日正式實施

時間:2024-03-14來源 : 中國網七彩雲南作者 : 佚名

近日,雲南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編制的雲南省地方標準《山壩地區建設項目節地評價技術規程》(DB53/T 1255-2024,以下簡稱《技術規程》)獲批准頒布,將於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

雲南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開展建設項目節地評價是落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的重要舉措,雲南省地方標準《技術規程》為規範山壩地區建設項目節約集約用地提供了科學依據。

《技術規程》共包括範圍、總則、工作準備、節地評價、成果編制等10章內容,明確該標準適用於尚未頒布國家、行業土地使用標準或者超土地使用標準的山壩地區建設項目開展節地評價工作、編寫節約集約用地專章。

《技術規程》充分考慮雲南特殊的山壩地區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制定相關標準,為山壩地區制定節地評價技術規程提供“雲南經驗”。雲南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雲南山地佔全省國土面積的94%,壩區佔6%,山區與壩區建設項目工程平面佈局、安全防護、用地規模等方面具有明顯差異,節地評價方法、要點等各有側重。因此,《技術規程》積極採納全國層面普適性、通用性標準的同時,著重突出建設項目佔用壩區、壩區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的合理性以及山區開發建設安全用地合理性等論證,增加了“佔用壩區不可避讓性分析”“佔用壩區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合理性分析”“山區開發建設安全用地合理性”等技術內容,提升山壩地區建設項目節地評價的規範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效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為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優質高效土地要素保障。

《技術規程》堅持保護優先,強化壩區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明確建設項目少佔或不佔耕地、永久基本農田,特別是少佔或不佔壩區優質耕地,儘量避讓生態保護紅線、歷史文化遺産、壩區,在滿足生産功能和安全防範的前提下,科學利用山區土地資源,提高土地配置和綜合利用效率,推動自然資源利用從粗放向集約轉變。

《技術規程》堅持案例先行,遴選全省近5年節地技術較為先進、措施合理可行、效果較為顯著的29個建設項目,認真總結試驗驗證成效做法,為《技術規程》編制提供寶貴實踐經驗。

雲南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技術培訓,及時跟進《技術規程》應用並實時完善,切實推動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助力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責任編輯: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