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雲南省文明辦發佈《2024年一季度“中國好人榜”雲南省候選人建議人選推薦公示》,其中有這樣一個人,她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只是數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癱瘓的丈夫,將真愛詮釋到極致,她就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東山鄉新民村的彝家婦女——于應香。
飛來橫禍,幸福家庭陷深淵
2006年10月的一個傍晚,對於這個三口之家來説是個灰暗的日子。于應香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那天天氣很好,冬天的暖陽燦爛但並不熾熱,她做好了丈夫麻有和偏愛的飯菜,滿心歡喜地等待著丈夫的歸來,然而等來的卻是鄰居帶來的晴天霹靂,麻有和在騎摩托車回家的路上不慎跌落山路下的水溝,摩托車重重地摔在了他的腰上,導致脊椎骨折,高位截癱。“剛受傷的時候,每天只能躺著,連翻身都需要幫忙,我感覺自己就是個廢人。”每天還要像個小嬰兒一般,從最初的學坐開始練習,之後5釐米左右的兩隻小板凳成了麻有和移動的“忠實夥伴”。
樂觀向上,拼力撐起一個家
為了救治丈夫,于應香奔走大小醫院,但得到的依舊是相同的答案,丈夫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于應香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迎難而上,從“半邊天”到頂起“整片天”。由於丈夫出意外時女兒才5歲,為了讓丈夫安心休養,她一個人扛起了家庭重擔。“于應香在我們村不可多得,我們都要學習她的善良、淳樸。”新民六組婦委自金花説。于應香一直堅守著中國婦女樸素、孝順和勤勞的傳統美德,小到為丈夫端茶遞水、翻身擦洗,大到餵養牲口、犁地種田,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從未叫一聲苦、喊一聲累。“她在我心目中是最棒的。”這是哥哥麻有勝對弟媳發自肺腑的評價。
不離不棄,患難之中顯真愛
“你是我和女兒的精神支柱,只要你在就很好。”受傷初期,丈夫十分痛苦,曾産生了放棄自己的想法,萬念俱灰的他一度讓于應香帶著孩子離開。為了幫丈夫走出陰影,便鼓勵丈夫利用木工手藝編織簸箕,漸漸地隨著簸箕售賣賺錢添補家用後,丈夫重拾了活下去的信心。夫妻倆雖然面對重重困難,但他們在命運面前沒有低頭,十幾年來相互支撐、攜手向前。一個家庭之所以和睦,于應香總結出的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茫茫人海之中,相識是一種緣分,相知亦是莫大的幸運,而後又能夠攜手共築一個美好的家庭,乃是幾世修來的福分。
冬去春來,光陰流逝,十八年的細緻呵護,十八年的不離不棄。這個家沒有因厄運而解散,夫妻倆沒有因此被擊垮,反而在逆境中昂首向前,構築起溫暖的家。勤勞樸實的于應香雖不善言辭,但她卻用不屈不撓的堅守詮釋著家庭的真諦。(袁靜 王麗霞)
(責任編輯: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