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以來,雲南省楚雄州雙柏縣鄂嘉鎮紅山村委會的1200畝黃精進入采收期,吸引了湖南等地的藥商前來收購。種植大戶羅世劍這幾天無比高興,他家的地裏挖出單個重量達150公斤的黃精“巨無霸”,成為村民津津樂道的話題。更高興的還要數紅山村的老支書王光平,開始采收以來,全村已出售黃精250噸,加上之前售賣黃精籽的收入,村民種植黃精收入已經超過350萬元。紅山村藥材交易的火爆場面只是雙柏縣中藥材産業蓬勃發展的一個寫照,在雙柏縣愛尼山鄉、獨田鄉和妥甸鎮和平村,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大批群眾依靠種植中藥材走上了致富路。
雙柏縣自2009年確定為雲南省首批“雲藥之鄉”以來,聚焦道地中藥材特色優勢産業,把中藥材種植加工業確定為“一縣一業”産業來推進,從源頭種植,到生産加工,再到品牌打造,全産業鏈謀篇佈局,全方位精準推進,全要素強化保障,打好産業牌,讓藥材變“藥財”。
種“道地藥材”。為了確保中藥材的“道地”品質,雙柏縣從育苗、播種、施肥等工序入手,積極開展新品種引進示範、提純復壯和野生品種馴化、種子種苗繁育、種質資源庫建設等工作。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建設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扶持以藥用植物的提取研發企業、以中藥材種植和初加工為一體的中藥材經營企業創新發展,引進山東九間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昆明中藥廠等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標準化原料基地建設、中藥材精深加工,為提高中藥材産品附加值夯實基礎。
樹“柏藥”品牌。著力抓好商標品牌認證,組織縣域內中彝醫藥企業、産業協會、經合組織開展商標認證和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申報,累計通過14個註冊商標認證。道地藥材百部品種被認定為良種。正在申報“雙柏茯苓、雙柏重樓、雙柏白扁豆、雙柏金銀花”四個地理標誌産品保護證。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戶、省級“星創天地”2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4戶、工業大麻種植示範基地1個。愛尼山鄉(中藥材)被認定為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石咢嘉鎮紅山村委會被認定為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愛尼山鄉麻海村委會被認定為州級“一村一品”專業村。“秘境愛尼山”“青山綠寶”“彝楚苓”榮獲2022年雲南省“綠色雲品”品牌目錄。
重成果轉化。依託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雲南中醫藥大學深入挖掘以《齊蘇書》為代表的一批彝醫藥書籍歷史文化成果,以形成具有雙柏特色的濃厚彝醫藥文化體系,重點打造以“疏風止癢湯”“腸癰湯”“草血竭湯”彝醫藥經典名方目錄,打響、擦亮雙柏“彝藥”品牌。依託現有的民族醫藥文化基礎,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支援下建成雙柏縣中彝醫藥健康文化體驗館,充分展示雙柏中彝醫藥歷史文物、中藥材種植歷史、藥文化與養生、道地藥材(動植物藥)標本及現代中藥材産品,營造濃厚的彝醫藥文化氛圍。
延産業鏈條。結合雙柏深厚的中彝醫藥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和優質的氣候環境以及豐富的林地資源,在“中藥材+”上努力探索,挖掘並開發出“中藥材+美食”“中藥材+康養”“中藥材+文旅”等一批新業態,著力延伸産業鏈條。依託北京中醫藥大學幫扶雙柏契機,採用雙柏縣道地中彝藥材研製18個配方藥膳,打造彝藥藥食同源經典菜肴共計20種。探索鄉村經濟“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模式,努力將愛尼山鄉打造成藥膳康養小鎮。研發中藥茶飲、養生藥膳、養生藥浴等“藥旅融合”新産品,吸引更多的遊客“觀雲海”“品藥膳”“住林宿”。積極與雲南省農科院藥植所等科研院所對接,力求在“中藥材+彝繡”等芳香療法方面尋求合作與突破。
強對外交流。積極爭取北京中醫藥大學、雲南中醫藥大學、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加強與高精尖科技人才的交流與合作。同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及藥用植物研究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結合産業發展中存在的短板弱項,依託農科院藥植所科技服務團的資源優勢,幫助雙柏縣解決産業項目策劃、品牌認定、技術培訓、中藥材産業全産業鏈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累計建成院士工作站1個、專家工作站8個、博士工作站4個。
目前,雙柏縣中藥材種植戶達1.34萬戶,種植面積達32萬畝,完成州下達目標任務22萬畝的139.09%,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産業産值達51.44億元。中藥材種植品種涵蓋茯苓、白扁豆、佛手、重樓、黃精等61個。茯苓、佛手、滇黃精、金銀花、滇重樓5個道地藥材品種被納入了全國中藥材道地區劃普查範圍,“雲藥之鄉”名片越擦越亮。(崔劍龍)
(責任編輯: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