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面對轄區內有4個亞洲象群、活動區域涉及6個鄉(鎮)128個村民小組,2.3萬餘名村民與象相伴的實際,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著眼基層黨建“紅”與生態文明“綠”共建、象群保護與群眾産業發展共治、基層治理與“人象和諧”共用,加快構建“象”往家園。
堅持黨建引領,打好人象保護組合拳
區級成立野生亞洲象保護領導小組,建立林草、自然資源、綜合執法等部門聯動、鄉鎮黨員包片機制,統籌做好亞洲象保護、安全防範、預警村民、救護野象等工作。組建7支亞洲象監測員跟蹤監測隊和黨員服務隊,同時還成立專業的無人機飛行監測隊伍,24小時監測象群活動。以主題黨日等為契機,開展“守護自然精靈,營造和諧生態”、到“大象食堂”種植大象喜食植物等為主題的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志願服務活動。在亞洲象活動頻繁的村民小組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保護崗等黨員“微崗位”,不斷完善亞洲象監測系統和網路。
不久前,六順鎮南邦河村亞洲象人工預警監測員發現,一頭亞洲象被困于一個廢棄的水池內,無法脫困,其餘數頭亞洲象在周圍吼叫。隨後,監測員及時制定救援方案,組織力量進行救援,尋找合適時機,由一輛挖掘機對水池進行破拆,被困亞洲象于2小時後成功獲救。
組建“大象食堂”,開闢人象和諧新路徑
根據亞洲象活動軌跡,探索建立一片區域專門給大象活動、覓食,被形象地稱為“大象食堂”。六順鎮南邦河村整合因之前被野象侵擾、撂荒的土地,再聘失地村民回來給大象“打工”。在附近區域生活的50頭大象有了“食堂”,這樣大象去耕地就少了,村民損失就低了。目前,思茅區“大象食堂”已開闢種植1642畝,能供10頭野象吃上一個月。
六順鎮團結村黨總支組成由20多位黨員和村民構成的“烹飪”團,不同季節種植甘蔗、玉米、芭蕉等大象喜食植物,等待“食客”們每年7月至次年3月的到訪。有不少村民將自家土地全部出租給政府作為大象食物源基地建設,每畝每月獲得200元的租金補助,同時在種植基地打工一天還有110元的務工收入,每年管理種植基地三四個月收入達1萬多元。此舉既減少了群眾的經濟損失,還為周邊村民搶收自家農作物創造了條件。
釋放治理紅利,編織生態宜居綠美圖
持續推進“森林思茅”建設。完成森林撫育23萬畝,培育水源林7.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3.27%,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我們村生態環境優越,像這樣的天然硝塘有七八處,這裡有大象生長必需的礦物質。大象和人一樣,喜歡生活在有山有水有樹林的地方。”巡象員楊忠平説。在倚象鎮、六順鎮等亞洲象活動區域範圍的鄉鎮成立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領導小組,下設人象衝突調解工作室,通過突出紅色保護、綠色生態、藍色和諧“三色融合”發展,加快推進綠美村莊建設。
思茅區人民法院依託轄區的人民法庭,在六順鎮“亞洲象繁育中心”掛牌成立全國首家“人象和諧法律服務點”,搭建起了一站式調解工作平臺,加強人象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前端化解,把司法觸角延伸到基層,及時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2022年,“人象和諧法律服務點”助推1862戶農戶及時兌現447.93萬元“象損”保險補償款。當地還依託“人象和諧法律服務點”,掛牌成立3個司法服務點,加強亞洲象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六順鎮、倚象鎮、思茅港鎮建立人象衝突矛盾糾紛排查網格,以村為單位劃分27個網格,每個網格由當地1名黨員擔任網格長,配備355個網格員,每半月對網格內人象衝突矛盾糾紛進行排查及集中化解。
思茅區將以黨建賦能,多方協同凝聚共建共治共用合力,續寫人象和諧“後半篇文章”。(瞿園圓 思茅區委老幹部局供稿)
(責任編輯: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