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旅交會】雲南紅河縣:依託民族文化全力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縣

時間:2023-11-10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杜浩楠

雲南省紅河州紅河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發展文化旅遊産業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年來,紅河縣高度重視旅遊産業發展,以建設農文旅融合示範縣為目標,不斷拓展文化旅遊産業發展領域和規模,將文化內涵與旅遊産業景點緊密嫁接,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持續優化文化旅遊産業環境,打造重點景區,全縣文化旅遊産業不斷發展。

融合發展,為文化旅遊産業發展提供動力

紅河縣按照“農業為基、旅遊為形、文化為魂”的理念,以農業産業為基礎,旅遊休閒為形態,風土文化為靈魂,通過體驗農村環境、感受農民生活,享受民族文化,形成以文促旅、以旅興農、農文旅互動的一體化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抓特色産業,提高農文旅産業關聯度。紅河縣不斷整合生態、産業等優勢資源,聚焦特色産業,以紅河谷30萬畝熱區綜合保護開發引領各産業片區建設,鞏固發展熱區芒果、沃柑等特色産業,發展庫博、牛多樂等種植基地。農業産業的發展為鄉村旅遊提供了場地,為體驗式旅遊豐富了內容,為旅遊購物提供了伴手禮。

抓細節,爭取做到農文旅的完美結合。創新發展“農業+觀光休閒”“農業+文化傳承”等新業態,打造集農産品生産、採摘、觀光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鄉村綜合體,最大限度的發掘農耕、旅遊和文化資源融合在一起的潛力。

抓景區,為農文旅融合提供平臺。加大撒瑪壩萬畝梯田景區、馬幫古城景區建設,推動文化産業與旅遊産業深度融合,讓當地群眾在青山綠水間端起“綠飯碗”,吃上“生態飯”,隨著越來越多遊客的到來,有效增加了周邊群眾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準。

豐富業態,為鄉村文化旅遊産業發展提供支援

強化品牌創建。以品牌創建為突破,形成以點帶面的牽動成效。成功打造甲寅鎮他撒村、迤薩鎮他竜村、大羊街鄉堵波村為旅遊扶貧示範村,寶華鎮龍瑪村、樂育鎮桂東村被評為旅遊名村,寶華鎮為旅遊名鎮,寶華鎮、甲寅鎮為旅遊示範鄉。

加強文創産品開發。圍繞竹編、刺繡、傣陶等特色民間技藝,與廣西遊禮公司合作,開發一批展現地方民間傳統文化的文創産品,在各種展會深受遊客的喜愛。同時,依託紅河縣少數民族文化工坊,推動傳統手工産業發展。

開展節慶活動。加大民族節慶活動的影響力,支援鄉鎮積極舉辦具有本地區本民族特色的節慶活動,不斷豐富和提升不同旅客的適應性和體驗感。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依託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創作了一批獨具特色的文藝作品。庭院劇《馬幫女人》入選雲南省藝術精品;哈尼劇《莫批阿波》榮獲雲南省第二屆少數民族戲劇展演優秀劇目獎;舞蹈《穀雨》榮獲雲南省第五屆彩雲獎;三弦彈唱《月下弦歌》榮獲雲南省第十三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金獎。紅河僑鄉“馬幫文化”“哈尼文化”影響力不斷彰顯。

傳承保護,為文化産業發展提供人才資源

抓點帶面,穩步推進。深入鄉鎮開展田野調查工作,充分運用現代媒體記錄和保存,整理出具有完全性、主線性和特色性的民族文化資源,做到對本地文化知根知底,知情曉意。舉辦樂作舞、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哈尼古歌、傣陶技藝、竹編工藝等各類培訓班,通過各類培訓班的舉辦,使非遺傳承人素質、技藝各方面得到明顯提升。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保護。制定完善《紅河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與管理辦法》《紅河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出臺《紅河縣進一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實施意見》,明確了任務,細化了措施,進一步保護和發展好哈尼多聲部、樂作舞、彝文古籍、刺繡、竹編、傣陶等現有民族文化特色資源。同時加強對旅遊從業人員的教育管理,不斷提升服務層次,規範經營行為,確保鄉村旅遊産業持續發展。

下一步,紅河縣將依託“千年哈尼梯田”“百年馬幫古城”兩張名片,繼續深挖以馬幫古城組團代表的迤薩馬幫僑鄉文化,構建多元特色共融發展的産業格局,打造“古城特色文化體驗旅遊目的地”;加快以梯田、民俗為特色的農文旅融合旅遊環線提檔升級;以鄉村旅遊為重點,深入推進“一鄉一節慶”“一村一特色”文化旅遊品牌建設,持續打響“開秧門”“仰阿那”“萬人長街歌舞節”等民俗節慶文化活動品牌,全力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縣,助推旅遊高品質發展。(杜浩楠/文 紅河縣委宣傳部/圖)

(責任編輯: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