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群野生亞洲象一路北上,到玉溪後悠閒“逛吃”92 天,這個吉象入玉的故事引起全球關注,不僅讓社會各界圍觀了“亞洲象·玉溪團”遊山玩水、吃喝玩樂的可愛模樣,也讓更多人看到“象”往之地玉溪,人與自然的和美畫卷。9月26日,“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碧玉清溪 象往之地專場新聞發佈會在雲南省玉溪市大營街幸福小鎮舉行。
“玉溪,山水秀美,人文薈萃,素有生命起源地、雲煙之鄉、花燈之鄉、聶耳故鄉、高原水鄉‘一地四鄉’的美譽。走進我們玉溪,就走進了自然和歷史的博物館。”玉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軍在發佈會上介紹,來玉溪,可以體驗高原湖泊的秀美。撫仙湖琉璃萬頃,因其清澈的湖水和秀美的風光,自然成為國內外遊客的首選之地。380多年前,明代地理學家、“旅遊達人”徐霞客慕名到此一遊,盛讚“唯撫仙湖最清”。明代狀元楊升庵也曾經讚譽撫仙湖“天然圖畫勝西湖”。今天,撫仙湖依然保持了“不老”的神話,是我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長期總體穩定保持著I類水質。撫仙湖與毗鄰的星雲湖、杞麓湖組成玉溪“三湖”,成為鑲嵌在雲嶺高原上的三顆璀璨明珠,讓玉溪“高原水鄉”的美譽實至名歸。
來玉溪,可以傾聽古滇文明的訴説。在中國文博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北有馬踏飛燕,南有牛虎銅案”。中原青銅文化歷夏、商、週三代之鼎盛,鑄就了世界青銅文化輝煌,也成就了以玉溪李家山為代表的古滇國青銅文化輝煌。
來玉溪,可以感受國歌奮進的力量。“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鐫刻著這首歌。在艱難時刻,這首歌帶給我們力量與堅韌!在輝煌時刻,這首歌帶給我們自信與榮耀!”王軍介紹,玉溪是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作曲者、人民音樂家聶耳的故鄉。一直以來,玉溪致力於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從成立玉溪市聶耳和國歌研究會,到常態化開展“同升國旗·同唱國歌”;從舉辦“聶耳和國歌”音樂文化系列活動,到組建玉溪聶耳民樂團;從打造“訪、聽、溫、唱”四合一的紅色學習體驗線路,到建設聶耳和國歌傳習中心,“聶耳和國歌的故事”更加鮮活生動、深入人心,“聶耳故鄉、音樂之都”文化品牌更加鮮明立體,魅力綻放。
來玉溪,可以體驗民族風情的多彩。玉溪獨特的地理分佈和歷史際遇孕育了多彩的民族風情:在雲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鄉通海興蒙鄉,一支成吉思汗的族群演繹了他鄉變故土的歷史,書寫著從縱馬奔騰到耕讀傳家的傳奇;在中國花腰傣之鄉新平,小卜少將風景纏在腰間,保留著古滇王族的絕美遺風;在紅河谷太陽城元江,世居於此的哈尼族,創造了聞名於世的哈尼梯田文化奇觀。
王軍在發佈會上向廣大遊客發出誠摯邀請:“玉溪,這座自然和歷史的博物館正喜迎八方來客,笑納四海賓朋。我們真誠邀請大家走進玉溪,感受山水人文的浸潤、觸摸歷史文明的脈搏、體驗市井文化的魅力。”(杜浩楠/文 鄧星瑞/圖)
(責任編輯: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