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檢察機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完善公益訴訟制度”戰略部署,以質效優先為導向持續深化公益訴訟檢察制度實踐,推動公益訴訟檢察實現高品質發展。2023年1至7月,全市檢察機關辦理了一批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生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為著力打造宜人宜居的“高原明珠 綠美春城”貢獻檢察力量。
主動服務大局,檢察履職護生態
把檢察工作融入市委“六個春城”建設大局,找準檢察履職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積極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以“檢察藍”呵護“生態綠”。
專項拉動,全面發力。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先後開展了“保護江河湖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滇池保護治理”“廁所革命”“美麗鄉村建設”等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行動,以黑臭水體、固體廢物、尾礦污染為監督重點,積極能動履職。2023年以專項行動的方式全程派員參加昆明市第四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共計發現線索123條,立案36件,發出檢察建議20份。
聚焦資源保護,突出監督重點。著力推進耕地、林地、野生動植物等自然資源保護,重點圍繞破壞林地、佔用耕地、挖土取水等問題,辦理了一批品質高、效果好的公益訴訟案件。
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做好生態保護的後半篇文章。將築牢生態安全屏障作為己任,綜合運用原址修復、異地補種、勞務代償、替代性修復、增殖放流等方式,打通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的最後“一公里”。
加強協同聯動,共築滇池生態美
昆明市檢察機關認真落實雙贏多贏共贏理念,突出滇池保護治理重點,不斷深化職能協作,推動形成滇池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新格局。
注重監督實效,拓展深度協作。2023年6月5日,昆明市檢察院“滇池流域生態保護檢察室”在市滇池管理局正式成立,旨在形成“檢察司法+行政執法”高效銜接,拓寬綜合治理途徑;依法助推高品質發展,在系統治理中找準定位;發揮檢察建議訴源治理作用,夯實源頭治理效果。自檢察室成立以來,受理涉滇池流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案件線索254件,立案230件,發出檢察建議196份。
堅持機制先行,強化外部聯動。與相關行政職能部門建立了《昆明市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實施辦法(試行)》《關於加強涉滇池流域生態保護協作配合機制的意見》等工作機制,不斷加強與相關行政職能部門的溝通協作,強化公益訴訟檢察與行政執法的銜接配合,增強環境資源保護的聚合效應。
建立“四大檢察”同向履職辦案模式。努力推動四大檢察一體履職,建立檢察機關內部業務部門之間的案件線索雙向移送、研判會商、結果反饋等機制,認真做好滇池流域生態保護檢察工作。
探索跨區域檢察協作辦案模式。在昆明市檢察院“滇池流域生態保護檢察室”的統一指揮下,建立了由滇池岸線7個基層檢察院為成員的跨區域、一體化專業辦案團隊,保障辦案力量的統一調用、實現人員的優勢互補。
創新工作方式,探索生態保護新路徑
擴大朋友圈,繪就法治同心圓。積極推進“益心為公”志願者雲平臺工作,招募來自團市委,工商聯,政協等各行各業的志願者155名,提報線索118條,立案102件。通過志願者與檢察公益訴訟的銜接,助力檢察機關高質效監督辦案。
發揮數字檢察效能,激發監督活力。昆明市檢察院整合多個行政機關共用數據,自主開發“益覽春城”大數據監督模型,發揮一體化機制優勢,形成全市檢察機關共用、共治的創新監督模式。截至2023年6月,共收到線索約900條,立案率達10.84%,以點帶面,實現類案治理、訴源治理。
開展普法宣傳,譜寫守護公益“交響樂”
在“公益訴訟宣傳月”活動中,先後開展“滇池保護檢察基層行”“講好滇池保護法治故事”“公益訴訟進企業”等活動,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普通群眾旁聽公益訴訟案件庭審,宣傳“十年禁漁”“濕地保護”政策法規等系列活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昆明市人民檢察院供稿)
(責任編輯:黃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