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玉溪江川區:讓一泓清水流入星雲湖

時間:2023-07-19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李丹

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按照“清水入湖,尾水回用”治水理念,啟動實施集生態環保基礎設施、湖外農業生産灌溉用水水源保障、高效節水分類利用、高標準農田改造配套、高效林業發展用水的“五位一體”綜合性工程——星雲湖調蓄帶水資源迴圈利用工程,充分發揮調蓄帶的截污、調蓄、凈化、水資源回用、向湖濱濕地生態補水功能,防範中水、初期雨水、農田尾水入湖風險,努力實現星雲湖水資源分類迴圈利用、保障農業灌溉水源、提升農業發展質效、配置林業生態水源、恢復徑流區生態系統、改善湖泊水質和星雲湖流域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目標。

水資源迴圈利用初見成效

近些天,雄關鄉觀音寺村的煙田裏鬱鬱蔥蔥,長勢喜人。村民肖金秀每天上午都會到煙田裏澆澆水,看一看煙葉的生長情況。“這些煙葉差不多可以採摘了,這個心也算落地了!”肖金秀説,村裏守著一個水庫,但多年來,村民們栽田種地都非常缺水:“今年特別乾旱,前期的時候一直沒有雨水,非常擔心。就在剛剛移栽煙苗的那段時間,雄關泵站成功通水,楊仕林水庫開始有水了,我們都來水庫里拉水灌溉,真正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了!”

雄關鄉屬於典型資源性缺水山區鄉,主要生産生活用水依賴雨季降水和外地調水。受地質、地貌的限制,楊仕林水庫、關大箐小壩等水庫長期蓄水能力不足,且因多年乾旱缺水,一到冬春季節水庫就持續處於乾涸狀態。星雲湖調蓄帶水資源迴圈利用工程啟動後,江川區利用寧海街道郭家大山埡口地勢高的優勢,新建一座5000立方容量高位水池,解決雄關鄉缺水問題。自成功通水後,每天固定有2台抽水泵可從星雲湖南岸調蓄帶提水1.5萬方至高位水池,再以自流的方式,經輸水管線分別流向雄關片區的楊仕林水庫和關大箐小壩等水庫壩塘水池,於是,雄關片區上營村委會、下營村委會和窯房村委會近5000多名村民的1.2萬畝農田灌溉用水才有了著落。

“水庫有水了,我們的生活就有了希望,幹勁也更足了。下一步,我們會積極爭取項目完善配套設施,逐步構築四通八達的農田灌溉管網,改善農田灌溉條件,切實解決村民們的灌溉難題。”雄關鄉上營村委會黨總支書記陳江國表示,面對來之不易的水資源,村裏將會一手抓用水一手抓護水,促進烤煙、蔬菜等産業快速發展。

像雄關泵站一樣已建成通水的還有前衛泵站。“前衛泵站抽提到的水直達小井壩水庫,該水庫可調蓄水庫能力強,涉及的灌溉面積比較集中,所以前衛泵站設計抽水提水的能力更大。目前,我們日常都有3台抽水泵在工作,日抽水量為6.5萬立方。”江蘇鵬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江貴榮介紹説,從前衛泵站到小井壩水庫,輸水管道鋪設途經下大河咀、張家邊、邢家營、趙官村、龍泉村等村莊,長度為6.9千米,是輸水片區中管道建設長度不長,但卻是施工難度最大的一段。

“尤其是下穿翠大線的頂管(套管)施工過程中,因為地下水位高,還有流砂,我們採用土頂法施工非常危險,後來採用泥水準衡施工法,頂管過程中又遇填石,在穿管(鋼管)時還遇到了套管內空間狹小、人員操作困難等難題,稍有閃失就會前功盡棄,且不可逆,所以當時我們連續4天4夜堅守一線,才把工期搶出來。”

自前衛泵站成功通水以來,小井壩水庫的入水口每天都有湍急的水流噴涌注入到水庫中,水庫管理員陳路生感慨地説:“這個水庫從建成以來蓄水嚴重不足,每年只有大春栽插時,才能通過多級傳統抽水站從星雲湖抽水到水庫裏,供周邊農田應急灌溉,算下來,不只成本高,農田後續用水也無法保障。”

近段時間,行走在周官、趙官、龍泉等村莊內,隨處都能看到村民從灌溉溝渠抽水耕作的身影。

“這幾天小井壩水庫都在放水,我們用水方便多了。”趙官村村民陳大哥一邊忙著抽水一邊高興地説道,有了灌溉用水,他家每年栽種烤煙和蔬菜的收入可以比以前至少增收5至6萬元。

據介紹,小井壩水庫庫容有172萬立方,待星雲湖調蓄帶水資源迴圈利用工程正常運作後,該水庫每年可迴圈容納蓄水量達300多萬方。

“這幾天,我們要在水庫安裝引水管,將庫心水引入濕地、河道用於凈化水質、養護河道,庫心外的水用於農業生産,對水資源合理保護利用。”江川區水利局河(湖)長制工作股高級工程師杭應貴表示,下一步,江川區還將對小井壩水庫與周邊的人民壩水庫修建連通管道,帶動周邊6個小型水庫實現庫庫連通,更好地滿足星雲街道三街、早街、三皇寺村,前衛鎮小街、周官、趙官、莊子村等片區的村民生産用水需求。

據了解,星雲湖調蓄帶水資源迴圈利用工程共在星雲湖沿岸新建雄關泵站、前衛泵站、安化泵站3座泵站,改建廟灣泵站1座。截至目前,雄關泵站和前衛泵站均已基本完工,累計抽水約160余萬方。

調蓄建設如火如荼

在星雲湖周官河河口康美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忙著進行調蓄帶連通工程的施工作業。

“這個閘門主要用於將周官河與濕地分開,閘門關閉時,從周官河過來的污水就走旁邊那個閘門流向調蓄帶,而乾淨的水經過這個沉澱塘沉澱後,再通過這個閘門流入濕地進行水質提升。”據杭應貴介紹,周官河位於星雲湖西南岸,河道全長10.34千米,是星雲湖流域內主要入湖河流中匯集支流數量最多、農業退水和村莊尾水匯集規模最大的一條,河水起源於小井壩水庫。長期以來,河道水質受周邊村落居民生活污水、農田尾水等來水污染影響較大,脫劣困難。如今,通過修建閘門、沉砂池、溢流壩、導流墻和連通管等工程的實施,可對上游來水截留、分類處理回用,實現河流入湖口控制斷面水質總體上達到或優於V類水質標準,同時,還可提升周官河及河口的水生態環境。

“目前,像這樣的閘門,星雲湖沿線共有12座,大多閘門都建有自動監測站,每隔15分鐘會形成一個實時水質監測數據,便於實現水資源自由調度,更好地發揮節流調蓄功能,確保高負荷水體用於灌溉、清水入湖。”

截至目前,星雲湖調蓄帶、濕地擴容增效工程已完成改造調蓄帶連通管道23處,埋設連通管道1088米,完成16個沉澱塘建設,面積7920.47平方米,為調蓄帶擴容8.4萬立方,有效提升了星雲湖調蓄帶的聯通調蓄能力。

今年以來,江川區共控制攔截305.9萬方初期雨水進入沿湖調蓄帶、濕地,865萬方後期雨水進入星雲湖。到目前為止,星雲湖調蓄帶共有4.5萬方存水,通過雄關泵站和前衛泵站抽提125.7萬方水進入上游水庫、壩塘,緩解了3萬畝農田的生産灌溉用水難題,初期雨水調度已初見成效。

據介紹,星雲湖調蓄帶水資源迴圈利用工程共包括水源、提水、蓄水、輸水、用水、抗旱防洪應急工程和清水入湖工程等工程,以調蓄帶為依託,採取“截、抽、調、用、管”措施,通過25.57千米生態調蓄帶和25個濕地將農田退水、初期雨水截留,利用安化、前衛、雄關和廟灣提水泵站,抽提到上游調蓄壩塘供給灌溉,清空後的調蓄帶又將上游農田退水和初期雨水攔住再次抽取到上游迴圈利用,實現星雲湖對污水的零收納,待中後期雨水來臨,經過檢測達標後,再流入河口濕地提升水質後匯入星雲湖內,形成“調蓄帶—回用泵站—調蓄水水庫壩塘—農業(生態)灌溉用水—調蓄帶”迴圈體系,構建星雲湖流域湖外農業用水新模式。

江川區水利局副局長周寶在表示,下一步,江川區將在已實施的水資源迴圈利用工程的基礎上,繼續謀劃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節水工程項目以及森林用水等項目,讓水資源迴圈利用工程的效益發揮到最大。

截至目前,星雲湖調蓄帶水資源迴圈利用工程各項工程正有序推進中,預計年內可完工。(李丹 江川區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黃俊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