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東川區:以“壯士斷腕”決心 再現綠水青山生態畫卷

時間:2023-07-13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姜定才 張麗君

昆明市東川區嚴格遵循“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關停礦山,以刮骨療毒的決心治愈“礦疾”,以敢為人先的精神修復礦山,用滿腔赤誠譜寫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動人讚歌,在長江中上游——金沙江流域繪就“一江清水兩岸青山”的美好畫卷。

關停“金山銀山”,再造綠水青山。3000年的銅礦開採,讓東川大地山河破碎,滿目瘡痍。為破解困境,東川人民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選擇了綠水青山,選擇了子孫之路。他們頂住各種壓力和困難,嚴格執行“誰開採、誰治理、誰修復”和“歷史遺留礦山政府兜底”的治理方案,讓山川大地再現“金沙水拍雲崖暖”的壯美景觀。

因銅而興 因銅而衰

東川銅文化歷史悠久,上千年的銅礦開採造成東川山體破碎,水土流失,泥石流不斷暴發,礦産資源枯竭,嚴重制約著東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009年,國務院確定東川區為資源枯竭城市;東川成為中國第一個因礦産資源枯竭、經濟發展滯後而降級的城市。

礦採光了,“創傷”卻永遠留在大地上。生態破壞帶來的慘痛教訓讓東川人明白,改變發展方式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寧要綠水青山 不要“污金垢銀”

按照新發展理念的指引,東川區堅決關閉環保不達標的礦企,同時持續推進過期礦業權清理、規範礦産資源開發秩序、開展礦産資源“打非治違”工作。對全區過期礦業權進行分類清理,礦業權總數由過去133個減少到74個。2021年以來,行政立案查處無證開採行為15起,結案12起,沒收違法所得礦産品774.2噸,並處罰款共計21.8萬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針對歷史遺留礦山,東川區採取“歷史遺留礦山政府兜底”治理方式,通過積極向上爭取政策及資金支援、整合礦業權出讓收益、探索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等方式,結合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政策,加快礦山生態修復工作。2021年完成東川區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679.35畝;2022年911畝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基本完成。

針對持證礦山,堅持“誰開採、誰治理、誰修復”的原則,委託第三方技術單位對全區42家重點持證礦山開展實地核查,發現問題以清單方式下發礦業權人,要求限期進行整改;對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礦山企業,提請檢察院立案調查,走公益訴訟之路,依法追究相關責任。這一做法讓不少礦企改掉了推卸責任、頂風不辦的“毛病”,取而代之的是積極配合、自覺治理。目前,持證礦山已完成生態修復面積1711.5畝。

礦山治理 綠滿山川

始建於2008年的華新水泥廠積極落實“誰開採、誰治理、誰修復”的原則,堅持做好礦山環境修復治理工作。他們採用階梯式開採礦山,石料採集後,在懸崖峭壁上開鑿階梯式“石梯田”,在“石梯田”裏客土種樹種草,以此坊固山體垮塌,綠化面山坑槽。“石梯田”長約800米,寬約30余米,從山腳抬頭向上看,猶如綠色天梯直插雲霄。每階“石梯田”都採用滴灌澆水,以此保持植被水分。目前,華新水泥礦山修復已完成近千畝面積,修復區域既彰顯了生態價值之美,又體現了景觀價值之奇。據悉,華新水泥礦山已被評為國家級綠色礦山。

郭家山採石場位於東川城區西北岸山,是多年私挖亂採留下來的“傷痕”,山體損毀面積為3.6937公頃。曾經的郭家山採石場山體破爛不堪,岩石“斑駁嶙峋”,是龍東格高速公路搶眼的面山“傷疤”。東川區採用輔助再生的修復方式,拆除破碎遺留礦業設施100m2,回填土石方1034m3;造林客土2067m3,種植銀合歡1033株,撒播草籽5.0139公頃;幹砌石壘坎221.9m,圍欄411m,實際修復面積5.0139公頃。如今,曾經裸露的山體已掩映在綠樹叢林中,治理工程成為面山採石場修復典範。

金沙江是長江上游源頭,是雲南人的母親河。治理好金沙江就是保護長江,就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寫照。東川區持續推進金沙江沿岸礦山及尾礦庫治理,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咬住青山不放鬆”,頂住各種壓力和困難,對金沙江沿岸1公里範圍內探採礦權,以及沿岸500米範圍內礦業權、尾礦庫全面排查,以雷霆萬鈞之勢壓倒違法開採和非法排放,堅決杜絕任何違規、違法礦業行為發生,像愛護眼睛一樣保護金沙江,讓金沙江沿岸礦山披綠裝、廢庫開鮮花。目前,金沙江沿岸植被蔥翠,鳥語花香,金沙江像一顆透明的綠寶石,鑲嵌在崇山峻嶺中,再現“一江清水兩岸青山”的美麗畫卷,為白鶴灘電站和東川港建設再造生態屏障,護住一江清水。

據統計,2019年至今,東川區先後完成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面積1592.4畝。累計投入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資金4251.1萬元,投入土地復墾費5239.67萬元,完成礦山生態修復面積約3976畝。目前,東川區已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2座,省級綠色礦山2座。(姜定才 張麗君)

(責任編輯:黃俊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