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荒灘變“金沙灘” 昆明市東川區創新小江泥石治理模式

時間:2023-07-06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姜定才 張麗君

昆明市東川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下定決心治沙治水,堅持生態轉型發展,使小江流域綠起來、美起來、富起來!昔日的泥石流“蛟龍”被牢牢鎖定在綠色“鐵籠”中,蔣家溝世界泥石流“博物館”變成了穩産“糧倉”;大河橋、黑水河等小流域治理成效明顯,泥石流荒灘變成了“金沙灘”,高穩産農田滋養著東川人民的命根子,鼓起了當地群眾的錢袋子。

東川區地處金沙江一級支流小江斷裂帶,地質構造複雜,地震活動頻繁,岩層破碎,流經境內90余公里的小江,形成107條大規模泥石流破溝。加之2000多年的採銅、冶銅,使得這片土地山河破碎、草木稀少、滿目瘡痍。這裡曾經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森林覆蓋率最低時僅為13.3%,泥石流以分佈廣、流速快、發生頻率高、類型多、災害嚴重而被稱為世界泥石流“博物館”。至20世紀末,東川區已成為全國資源枯竭型城市,一方水土難於養活一方人。

工程治理模式獨特

面對困境,東川區採取“穩、攔、排、改”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相結合的治理模式,對蔣家溝、大橋河、黑水河等30條主要泥石流溝及小流域進行綜合治理。

工程治理。“穩”,在上游封山育林、植樹造林,減少地表徑流,固土穩沙,減小地面侵蝕;溝渠支砌採用谷坊壩穩固泥沙,防止溝床下沉;滑坡體治理採用截流排水方法,防止水體滲透侵蝕。“攔”,在泥石流主溝內,選擇有利地形,構築泥石流攔沙壩攔截泥沙,減緩溝床縱坡,穩定坡腳。“排”,修建排導槽,束沙導流,保護下游村莊、良田。“改”,通過實施中低産田(地)改造及坡改梯項目,把泥石流衝擊扇改造成沃土良田。

在泥石流治理中,東川區創造了“東川槽”治理專利,“H”型槽和“V”型槽是“東川槽”的兩種形狀。針對地勢相對平緩且流域面積較大的大橋河等區域治理,採用“H”型槽;針對河床縱坡較陡的黑水河等區域採用“V”型槽。“東川槽”發揮了治理泥石流的積極作用。

生物治理效果明顯

生物治理主要是在小江流域栽樹種草。從2012年開始,東川區克服乾旱少雨的困難,大規模通過小江抽水上山造林,成功實現1.3萬畝荒山綠化,成活率遠超標準線。

同時,東川區自主研發專利“漏斗底魚鱗坑”造林技術,新造“新銀合歡示範林”“石漠化植被恢復示範林”“幹熱河谷示範林”等項目,為防治泥石流奠定了天然基礎。

10年來,東川區共實施人工造林29.8萬畝,草原修復6.8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05年的20.77%上升到2020年的40.55%。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蔣家溝泥石流被稱為世界泥石流“博物館”。曾經的蔣家溝年平均發生泥石流達15場左右,最多的一年達28場。規模宏大的泥石流將下游河灘夷為平地,萬畝良田沃土變為荒漠。不少年份泥石流還堵塞了小江水,形成堰塞湖,嚴重破壞交通、河流。為了治理泥石流,東川區在蔣家溝山頭種樹穩土,山腰打壩攔砂,溝底築槽引流。經過多年治理,蔣家溝泥石流被牢牢鎖死在“鐵籠”中,使得沖積扇上2600多畝泥石流沙灘變成高産良田,沿江7700余畝良田穩産豐收。蔣家溝泥石流的消失,使世界泥石流“博物館”成為歷史,其治理模式被載入世界泥石流治理典籍。

大橋河小流域治理是東川區泥石流治理典範,被國家水利部、財政部命名為“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小流域”。大橋河下游是小江流域4個萬畝農田連片之一,是東川人民的口糧田。曾經的大橋河泥石流無情吞噬了人們的良田和家園。為了降服泥石流“蛟龍”,東川人民創造出肋檻軟基消能型泥石流排導槽,即:“H”型槽。“H”型槽通過層層肋檻把泥石流溝床基準面固定在排導槽底部,讓泥石流從排導槽快速排走,有效保護了排導槽基腳不被泥砂掏蝕,莊稼不被洪水淹沒。這一治理模式配合上游植樹造林,使大橋河下游萬畝良田變成了高穩産農田,昔日的泥石流沙灘變成了“金沙灘”“振興田”。

黑水河泥石流治理採用“東川槽”“V”型槽快速排流,“V”型槽槽底採用漿砌石或混凝土硬化,以堅固的槽底抵禦泥石流沖刷。“V”型槽適用於坡度較大的地形疏導泥石流。黑水河採用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後,形成層層設防、節節攔蓄的綜合防禦體系,有效發揮蓄水保土作用,遏制洪水、泥石流對下游的危害。如今,流域內泥石流發育區植被鬱鬱蔥蔥,侵蝕溝道內攔擋壩、谷坊壩傲然屹立,堆積扇上排導槽穩定安全,姑海社區林木繁茂,人民安居樂業,萬畝良田變為魚米之鄉。黑水河治理模式被成功推廣運用到彌渡縣、巍山縣、華寧縣、易門縣、新平縣等8個縣區。(姜定才 張麗君)

(責任編輯:黃俊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