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麗江三代人共守燦爛遺産

時間:2023-06-08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賀瑩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守護與傳承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雲南省麗江市有著豐富的非遺寶藏,在這裡,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和善均一家三代人守護著獨屬中國納西族的燦爛遺産,薪火相傳展現著納西族銅器的審美與魅力。

和積寬:博採眾長此心匪石

和積寬1937年生人,1999年獲“雲南省雲南民族民間美術師”稱號,他是省級非遺傳承人和善均的父親,也是傳承納西族銅器技藝的引路人。和積寬在16歲開始從祖輩處學習打銅。在銅器合作社管理機器期間,機器的運作給了他打造多樣器具的靈感,並融入了製作銅器當中。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和積寬邀約了幾個其他工匠一起製造銅器,因為在那個年代每家每戶都要有納西族銅器,而會製作的人並不多,所以和積寬和工匠們製作的銅器很暢銷。“父親不是工匠們的老闆,而是邀請他們合資,採取收入平分,他真誠地對待合夥人,合夥人們也願意把自己擅長的制銅技藝傳給他。”和善均説,那段時間納西族銅器技藝在那一輩的交流下,有了新的活力。

(和積寬打銅 和善均供圖)

(和積寬獲雲南省民族民間美術師稱號 和善均供圖)

父與子的技藝傳遞要從1987年談起。17歲的和善均開始在和積寬的教導下學習打銅,第一年和善均燒了整年的煤炭,第二年才開始學錘擊手法,第三年則學各類納西制銅技藝。隨著時間沉澱,他熟練掌握了冶煉、打胚、修形、鏨刻、鏤空、鑲嵌、掐絲等一系列工藝。然而,當父與子薪火相傳、一切向好時,衝擊突發而至。九十年代初,器皿市場上涌現鋁製品和不銹鋼製品,納西族銅器受到衝擊,從前做完就賣完的銅器被束之高閣。和積寬在孩子氣餒的時刻鼓勵著他,“你要堅持,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磨煉技藝等待時機。”和積寬相信可追溯至漢代的燦爛遺産,度過了艱難時光就會重獲生機,是他以身作則的堅持讓和善均堅定了傳承和保護這門技藝的道路。

和善均:儲能創新師者如父

儲能修身是和善均在銅器低谷期的做法,他開始不斷地磨煉技術,等待銅器再次被大眾喜愛的時刻。1997年,伴隨著雲南越來越開放,麗江遊客多了起來,納西族銅器成為了紀念品熱門選擇之一。與外界的交流越多後,和善均意識到要弘揚發展技藝必須要有創新性,但又不能丟掉民族文化的內涵和藝術性。在琢磨新“花樣”,打造出孔雀壺、八卦壺等銅器,以及祥雲、荷花、孔雀飛鳥、雙喜臨門等紋路的同時,他也在恢復消失的銅器。在銅鎖基本無人製作的實況下,和善均認為不能只做必需品,要將銅鎖保留下來,於是他便向和克泉老人學習製作,和善均説:“父親當年的堅持讓納西族制銅工藝保留下來,我也不能讓銅鎖技藝消失。”

(雲南省非遺傳承人和善均製作銅器 麗江宣傳部新聞辦供圖)

時間給了和善均答案,他從當初稚嫩的少年也變成了傳遞火炬的師父,帶出了縣級非遺傳承人和清晟等優秀徒弟。同時,除了技藝越發精進外,他也在想辦法讓學習銅器製作的人,生活得越來越好。體驗製作銅器、研學、用銅器做傳統餐飲等都是和善均的實踐,“十年前我開始嘗試體驗和研學,既沒有拋掉傳統也可以讓銅器得到發展,但是做餐飲確實會和初心相悖,我知道這條路不對。”通過這些方式,和善均的徒弟們提高了收入,一個月最低也有3000元。近年來,和善均入選“雲南省萬人計劃·首席技師專項”“麗江市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有了政府補助,他都會拿出來補貼徒弟,讓“為愛發電”也有經濟基礎。

和淵之:開闊視角此緣不斷

自祖上算下來,到了和善均的孩子和淵之這一代,是和家從事納西族制銅的第七代。和淵之的童年和其父親也很像,不過,在他放學後教他打銅也有爺爺和積寬的功勞,據和善均回憶:“我和兒子的童年時期看到制銅都會覺得新鮮,會娛樂性地打銅,做些小物件。他們爺孫倆很親近,父親在和淵之閒暇時就會教他。”雖然制銅氣氛濃郁,但是和家人都不會逼迫和淵之繼承這門工藝,一是和積寬與和善均的徒弟皆有所成就,二是家人們認為孩子的人生道路需要其本人作選擇。

(和淵之學習技藝 和善均供圖)

在這樣的氛圍下,和淵之完成學業後,選擇了去廣州工作,而當他通過朋友圈看到納西族銅器出現時,心裏會泛起思念。和淵之從小對打銅的耳濡目染,讓納西族銅器成為了他不能割捨的情緣,所以他選擇了回去,並預計在今年年底回到白沙古鎮,他提前與和善均商量,打算開一間制銅工作室,運用年輕人的方式進行宣傳,讓更多人走進並喜愛上納西族這項遺産。

(納西銅器 賀瑩攝)

盛著時間的流水,在雲南麗江叮咚作響,卷著行跡的微風,在白沙古鎮嗤嗤發聲,納西族銅器也和這三代人歷經了堅持等待、傳承創新、更為人知三個階段,它將繼續在叮叮噹當的捶打聲中向陽“生長”,此生綿長不絕。(賀瑩)

(責任編輯:黃俊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