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山綠,青山秀水育佳茗。3月24日,2023年七彩夢鄉·昆明宜良寶洪茶祭茶節在宜良縣匡遠街道萬畝寶洪茶山啟幕。
本屆寶洪茶祭茶節以“寶洪茶香香約宜良”為主題,旨在以茶為媒、以茶會友、以茶結緣,讓更多人走進寶洪、了解寶洪、品味寶洪,共商産業發展之計、共謀鄉村振興之路,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將寶洪茶打造成為繼“宜良烤鴨”之外的又一宜良名片,開創特色産業提效、生態保護提質、群眾增收提速的良好局面。
“祭茶”是寶洪茶山彝族的傳統民俗活動,它承載著茶農們對茶葉豐收、生活幸福安康的美好祝願。在為期三天的本屆寶洪茶祭茶節活動中,有千里迢迢從浙江省金東區帶來的“金宜文化走親”活動,有本地寶洪大村子的彝族祭茶活動,以及“茶山放歌”山歌比賽、“值此青綠”採茶比賽、“茶山之約”親子徒步活動、“寶洪茶香”茶藝大賽、“聞香識茶”炒茶技藝大賽、“茶韻飄香”採茶、制茶、品茶體驗等一系列活動。
寶洪茶有雲南龍井之稱,品質上乘、香高持久、滋味醇厚,是久負盛名的茶中精品。清康熙年間任縣教諭的王佐才曾在《宜良竹枝詞》中寫道“別有清供詩料品,雲臺松子寶洪茶。”宜良寶洪茶歷史可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盛唐時期,明清年間皆為皇家貢品,素有“屋內炒茶院外香,院內炒茶過路香,一人泡茶滿屋香”的説法,作為雲南唯一特有的小葉種茶,1982年被評為省級名茶,在雲南第二和第三屆茶葉交易會名優茶評比中連獲金獎、2001-2003年度“雲茶杯”榮獲金獎,2016年進入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寶洪茶山種植寶洪茶面積約1.5萬餘畝,成品茶總産量近120噸,年均總産值約1億元。
寶洪茶産業不僅是宜良的優勢特色産業,更是宜良的強村富民産業。近年來,宜良在發展中保護彝族傳統文化和寶洪茶文化,致力打造“七彩夢鄉·寶洪茶山”鄉村振興品牌,修建了寶洪茶山公路、觀光茶園、遊覽觀光亭、採茶步道和遊步道,用黃花楓林木、碧桃等綠化美化寶洪山;整合民族特色村寨建設資金等項目,對茶園進行提升改造,完成寶洪山公路山門、民族文化傳承館和茶文化博物館建設。下一步,宜良縣將以民族村寨旅遊提升工程為契機,加大對寶洪茶山種植體驗、觀光旅遊、健康休閒、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等旅遊文化資源的整合,深度推進茶旅融合,不斷提升寶洪茶的經濟價值和品牌影響力,讓“小茶葉”逐步做成“大産業”,全力打響“七彩夢鄉·寶洪茶山”鄉村振興品牌。(王建平)
(責任編輯:黃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