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積極佈局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通過推進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等舉措,對推進新能源建設、帶動“綠色經濟”、加快鄉村振興、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産生重大影響。
走進該縣平遠鎮蓮花塘村委會小石岩村小組的光伏發電項目基地,一排排鱗次櫛比的光伏發電板正在追光逐日。該項目是雲南省“保供給、促投資”的46個光伏發電項目之一,共佔地2612畝,額定容量120兆瓦,總投資6.1億元。
項目于2021年12月開工建設,由於當地喀斯特地貌特徵顯著,地表崎嶇、遍地岩石,為了克服項目施工範圍大、環境複雜、材料運輸量大等困難和挑戰,硯山縣通過合理配置縣、鎮、村、組四級各項資源,匯同施工方全力抓安全、保品質、促進度。通過科學管理和精細施工,目前,已完成全容量並網,正在進行項目消缺及附屬工程收尾工作。項目建成後可實現綠色發電1.9793億千瓦時/年,年産值6000余萬元,年均納稅約300萬元。清潔能源年發電量與火力發電相比,減少了標煤消耗量及廢氣污染因子排放量,等同於每年減少使用標準煤約7.1萬噸,年均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9.787萬噸,二氧化硫5937噸,氮氧化物2968噸,生態效益顯著。
在帶動綠色經濟和實現生態效益的同時,該縣還通過“光伏發電+鄉村振興”發展模式向當地群眾流轉土地2600畝,項目建設期間提供就業崗位800個,一次性支付土地租金2000余萬元,支付工人工資5200萬元,在提高清潔能源供給的同時,努力拓寬農村群眾增收渠道。(普文曉 硯山縣委宣傳部供稿)
(責任編輯:黃俊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