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他心中便有一個警察夢,夢想著有一天能穿上帥氣的警服,英勇制敵,所向披靡。懷揣著這樣的“夢想”,大觀樓派出所社區民警趙文斌高中畢業便報考警校,經過刻苦學習,畢業後如願參加了公安工作,這一幹就是二十多年。
走出平安 做轄區守護人
敦實的個頭,憨厚的性格,溫暖的笑容……這是轄區群眾對趙文斌的印象。“我和片區居民都很熟,他們都知道我是這裡的社區民警。”説起轄區,趙文斌總是一臉自豪。而這份群眾的認可和信任,是靠趙文斌一年一年“硬著頭皮”走出來的。
2009年9月,趙文斌開始管理“著名”的紅聯街,現為魚翅路社區。該片區人口密集,外來人員多、流動性大,各類店舖商戶滿滿噹噹。為耕好“責任田”,他深知必須要沉下社區,得到群眾的支援,才能化被動為主動,保一方平安。
於是,趙文斌開始挨家挨戶走訪,白天上班的,他就晚上到府,剛開始也有一些群眾不理解、不耐煩,有的甚至不讓他進家門,但最終,他的堅持有了收穫。
轄區曾有戶四口之家,丈夫常年吸毒不歸家,妻子改嫁外省,大兒子吸毒猝死家中,留下未成年的小兒子一人。
得知情況後,趙文斌一邊為大兒子申請料理後事的補助,一邊將沒有著落的小兒子接到身邊照料,衣食住行一併負責。
趙文斌到社區工作,小朋友就像小尾巴一樣緊緊跟著,小手揪緊趙文斌衣角不肯撒手,生怕被人再次丟下。三個月後,孩子母親聯繫上趙文斌,她寄出一封感謝信並將小兒子託付給了省外親戚。多年後,已經成年的小兒子還專程到派出所找到趙文斌當面感謝他。
經過這個事情,轄區群眾對趙文斌的認可大幅提高,“趙警官是個盡職盡責的好警察,我們敬佩他。”“這樣的好人當社區民警,我們安全感滿滿。”慢慢地主動和趙文斌打招呼的人多了,主動反映情況的人也多了,久而久之,轄區的治安狀況也越來越好。
解決困難 做群眾的貼心人
在人民警察隊伍中,同老百姓打交道最多、最直接的就數社區民警了。趙文斌經常説:“人民警察為人民,為群眾排憂解難就是我們的分內事。”無論是下社區走訪還是巡邏,只要有群眾求助,他都會耐心傾聽訴求,不遺餘力的幫助解決。
今年11月,生産老牌“春城秤”的衡氣廠生活小區因太陽能管漏水,中斷了小區供電,給居民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企業改制後,該小區的管理歸屬問題一直爭執不下,針對斷電問題,企業、物業都感到棘手,居民找到趙文斌反映了情況。趙文斌積極協調西山區供電局、城市管理局、棕樹營街道辦等部門,連續奔波數日之後,為小區恢復了電力供給。
周爺爺是一位孤寡老人,每月靠低保度日,再加上年邁多病,生活十分困難。趙文斌主動到府照顧起他的生活起居,購買日常用品,帶他到醫院看病……當問道趙文斌打算照看老人多久時,趙文斌説:“當然是一直進行下去,咱公安人做事要善始善終,如果走過場的話,就會失信於民,群眾也不會支援我們的工作。”
“我算是這世界最幸福的孤寡老頭了,因為我有這麼個孝順的警察‘兒子’,他真是太好了,我很滿意,很知足。”周爺爺打心底裏高興。
二十年如一日紮根基層,趙文斌靠的就是貼近群眾的一顆“真心”。從晨光熹微忙到月明星稀,從青蔥歲月走到頭髮花白,趙文斌將他的青春和熱情都獻給了社區工作。現在的他,仍在日復一日的平凡工作中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為萬家燈火、靜好歲月默默守護著,用實際行動履行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嚴承諾。(楊婧瑤 包雨珊)
(責任編輯:黃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