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金平:石頭彝寨古茶香 高山雲海産業旺

時間:2022-12-02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羅正權 余春龍

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馬鞍底鄉地西北村委會石頭寨村是一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彝族村寨,這裡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空氣濕度大,適宜茶樹生長,種植古茶樹歷史悠久,擁有千余株百年古茶樹。

近年來,石頭寨村以“提品質、賣産品、打品牌、升品位”為抓手,通過綠葉換“金葉”,做強做大古樹茶産業,托起群眾綠色生態“金飯碗”,讓石頭山上“金光閃閃”,高山雲海産業旺。

黨建引領發展茶葉種植,培育鑄就“金石山”

近年來,石頭寨村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全面推動“黨建+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以“黨支部+合作社+黨員+農戶”模式,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以茶興農、富農的發展之路。

據了解,石頭寨村黨支部書記黃文祥通過籌措資金60余萬元建設古樹茶加工廠,帶頭加工、包裝銷售茶葉,動員農戶發展種植古茶樹,同時牽頭組建“石頭寨石記古樹茶農民專業合作社”,將全村茶葉種植戶吸收為社員。合作社按照略高於市場的價格,從社員和農戶手中收購古樹茶初茶,確保社員和其他種植戶的收入不減少。

黨支部還通過“傳幫帶”不斷推進茶葉種植科學化、規模化生産,讓農戶減少成本,提升茶葉品質,持續增加收入。在産業鏈上,推行多種增收模式,累計投入及融資900萬元,建成一體化扶貧車間和茶葉深加工廠,並納入集體固定資産管理,轉租新型經營主體,實現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17250元,讓資源變資産、資産成資金。

挖掘特色打造地域品牌,端穩銷售“金飯碗”

石頭寨村立足資源稟賦,挖掘地方特色,致力為茶葉協助打造一條高端化、標準化、規範化的品牌發展道路。融合線上線下兩大市場,打造一體化産業平臺,促進消費,拓展市場,助推鄉村振興。採取純手工採摘、晾曬、烘焙等傳統加工方式,堅持走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茶發展之路。村民自發開挖生産路、組建協會保護古樹茶,成立合作社組織化運營,完成“茶壽蝶鄉”商標註冊,實行線上電商挂售,形成線上線下産銷模式;與鄰村103戶農戶簽訂保底收購和價隨市漲協議,形成“雙綁”利益聯結,推行生産標準化、産品品牌化、經營産業化抱團發展,實現普通白茶和古樹毛尖銷售價格上升到800元、2500元/公斤。

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理念,借助抖音、微信、網路直播新媒體平臺宣傳推介古樹白毫、古樹茶磚、古樹茶餅、古樹龍珠、古樹白茶、古樹曬紅茶等開展茶産品銷售。同時,利用數字追溯體系,實現了産品從茶園到茶杯的全程可追溯,確保消費者喝上安全綠色的石頭寨古樹茶,打通國內外銷售市場。目前,石頭寨古樹茶葉遠銷北京、上海、浙江等全國各地。

聚焦延伸産業發展鏈條,打造增收“金鑰匙”

石頭寨村大力推動以旅興茶,促進茶旅文融合,延伸茶葉産業鏈、價值鏈,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賺錢,讓茶葉更多造福群眾。挖掘“一眼觀兩國、一瀑分中外、一線兩重天、一谷五壯士、一茶品韆鞦、彩蝶花間舞”的資源,流轉土地240畝,包裝“千年古樹茶+紅色邊境遊”體驗園項目,投資建設觀光步道1.3公里,精品客棧4棟,“好風景”成為“好錢景”,以建好美麗村莊換取美好生活。2021年全村旅遊接待收入11萬餘元,預計今年創收30余萬元。

此外,組織69名專家、幹部和群眾代表梳理論證“長短結合、立足長遠”的發展計劃,“捧紅”古茶樹變身“搖錢樹”,建民宿客棧打包運營、開發蝶舞茶園生態體驗園、打造“候鳥遷徙”式康養棲息目的地的“四步走”目標。探索出“建房小組+聯建隊”的互幫互助新模式,每5戶組成一個建房小組,“2名工頭+2名小組幹部+2名志願服務者+10名青壯勞力+5名鄰村親朋”形成一支聯建隊,執行“先建幫後建、強親帶弱鄰、幹部領群眾”互幫互助建房,戶均自籌8.2萬元,完成37戶加層裝修,建成石頭寨簡約新彝式民居,每人平均居住面積35㎡,每戶預留一間遊客接待房,擴張旅遊遊客接納力。(羅正權 余春龍 金平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黃俊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