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弄賽嗨”:民族團結的“普洱實踐”

時間:2022-07-13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張國營

“賓弄賽嗨”係雲南孟連縣傣語,“賓弄”意為親戚,“賽嗨”意為朋友,特指傳統上孟連傣族與周邊其他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結交的“親戚一樣的朋友關係”。這本是民間傳統,經過不斷昇華,內涵得以深化,外延得以拓展,不同民族、不同群體“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用石榴籽般的真情凝聚在一起,奏響了新時代各民族團結互助攻堅克難的交響樂。

攻堅——脫貧戰場上的“賓弄賽嗨”力量

作為發源地的孟連縣,通過引導助推“賓弄賽嗨”族際團結互助機制,推行“政府搭臺、百姓唱戲、情感聯繫、社會受益”模式,對焦脫貧攻堅“六個到村到戶”要素,狠抓“賓弄賽嗨”之間“生産互幫、生活互助、經濟互通、文化互融、和諧共處”的五大締結因素,生産互幫鋪墊脫貧前提、生活互助整合脫貧資源、經濟互通鞏固脫貧基礎、文化互融傳承民族文化、和諧共處實現脫貧致富。在實現經濟互助功能的同時,“賽嗨”式關係還會在交往中促成族際社會、文化各方面的交流。

普洱市通過黨建引領,將原來民間“人幫人、戶幫戶、民族幫民族”的互幫互助關係,昇華為“縣際互幫、東西互助、城鄉互聯、幹群互係、村組互包”的新型“賓弄賽嗨”模式,增進東西部“賓弄賽嗨”協作力,凝聚城鄉“賓弄賽嗨”同心力,淬煉幹群“賓弄賽嗨”戰鬥力,提升村組“賓弄賽嗨”組織力,持續助推、提升和擴展“賓弄賽嗨”的探索實踐。縣際互幫同步協調,在全市形成團結一心的良好氛圍;東西互助同頻共振,積極加強與中央定點扶貧單位、東西部扶貧協作單位之間的溝通協調對接,推動定點幫扶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助脫貧;城鄉互聯同向發力,充分發揮“行業扶貧、部門挂包、社會幫扶、基層黨建互聯共建”等作用,多輪驅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情往人民群眾係、黨的工作到支部;幹群互係同心共築,牢固樹立在一線培養選拔幹部的鮮明導向,做到選派精準、作風過硬、工作紮實;村組互包同步向前,建立村黨組織抓總、黨員幹部帶頭帶動、農戶群眾為主體的生産互幫機制。

演繹——文藝舞臺上的“賓弄賽嗨”故事

2020年12月20日,由普洱市創作的脫貧攻堅報告劇《賓弄賽嗨》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校區禮堂演出,收穫了無數的熱情點讚。12月25日,《學習時報》黨校(行政學院)通訊以“用文藝形式講好脫貧攻堅故事”為題,在頭條圖文並茂地刊發了該消息,“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微信公眾號也同步刊發。看過《賓弄賽嗨》的觀眾表示:“這是一部謳歌新時代、展現新時代脫貧攻堅精神的好作品,通過文藝形式講述脫貧攻堅中的感人故事,對大家是一次生動而深刻的黨性教育和思想洗禮”。

《賓弄賽嗨》由序《愚公移山》、第一篇章《播種》、第二篇章《深耕》、第三篇章《收穫》和尾聲《賓弄賽嗨》組成。《愚公移山》是將貧困比作大山,通過視覺和音響,別具震撼力,屬於開場即高能。《播種》中的“難啊難”,是笑點擔當,雖然表現的是扶貧幹部駐村工作之難,但以詼諧幽默的形式呈現,讓人會心一笑,産生同感共情。《深耕》中的“想念你”是重磅催淚點,講的是扶貧幹部因公殉職後的一系列場景,包括家人的悲痛、村民群眾的不捨,看者無不落淚。

自2020年10月在普洱演出之後,兩個月的時間內,《賓弄賽嗨》完成了“三城記”的歷程:茶城、省城、京城,獲得了巨大成功。專家和觀眾紛紛認為,《賓弄賽嗨》是用人民的語言塑造人民形象,用人民的歌聲點讚人民的生活,不僅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充滿陽光,更反映出陽光在群眾內心的燦爛,這是一曲各民族互幫互助脫貧攻堅的動人讚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民族性、藝術性、思想性、觀賞性、人民性,既呈現了普洱斐然的脫貧成績,也展現了普洱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賓弄賽嗨”這句傣語逐漸成了一個文化符號,也成了“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生動詮釋。

接續——振興之路上的“賓弄賽嗨”賦能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工作進程中,孟連縣主動適應新常態,創新工作方法,充分發揮“賓弄賽嗨”族際團結互助機制,整合全縣83家單位力量開展“賓弄賽嗨”幫扶行動,將動馬、芒信、富岩、公信4個邊境鄉(鎮)11個沿邊行政村176個自然村建設成産業旺、農民富、環境美、宜居安居的美麗村莊。

突出幫扶重點,解決實際困難。各“賓弄賽嗨”幫扶單位對標6個方面19項指標整合力量、協同推進,聚焦“兩污”治理、廚房亮化美化、房前屋後美化、庭院環境衛生改造等短板弱項和難點,對標對表研究解決,確保項目按時按質按量完工。

突出群眾參與,引發強烈共鳴。各“賓弄賽嗨”幫扶單位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重點,結合實際採取入戶走訪、召開群眾會議、大喇叭宣講等多種方式,向群眾講清楚什麼是現代化邊境小康村、怎麼建設以及建設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等內容,讓廣大群眾充分認識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是群眾自己的工程、是家園性建設工程,教育引導群眾積極主動參與項目建設。

突出産業幫扶,促進增收致富。各“賓弄賽嗨”幫扶單位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突出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優、新”産品,推進“一村一品”的生態農業,增強特色産業、主導産業的示範帶動作用。利用農村森林景觀、田園風光、山水資源和鄉村文化,發展各具特色的鄉村休閒旅遊業,不斷壯大村域經濟實力,努力做到“鄉(鎮)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張國營 普洱日報供稿

(責任編輯:黃俊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