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萍:一雙巧手繡出幸福生活

時間:2022-06-10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劉海春 葉驕

夕陽西下,晚風輕撫。此時的雲南省文山州硯山縣八嘎鄉胡廣箐村安適如常,一幢兩層半的樓房前,57歲的沈家萍在穿針引線。這是屬於她一個人的美好時光,一天勞作之後,沉浸在刺繡的天地。沈家萍享受著這樣的美好。

回首28年前,沈家萍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生活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時,沈家萍29歲。家,是一個低矮的小房子,房屋陰暗潮濕,看不到陽光,看不到希望。

一天,沈家萍坐在門前發愣,背上的孩子餓得直哭,大一點的孩子坐在地上也鬧著要吃東西,沈家萍打開鍋蓋,卻不知道要做什麼給孩子吃。家裏已經窮得有上頓無下頓。

這樣下去,日子是沒法過了,可土地少又貧瘠,能做些什麼呢?

日思夜想,沈家萍決定繡壯族婦女的帽子裝飾。

説幹就幹。沈家萍東拼西湊,找到幾塊顏色鮮艷的碎布和幾根金線。也許是強烈的願望使然,也許是天資聰慧,只上過小學三年級的沈家萍用鉛筆在紙上畫出的飛鳥、蝴蝶等圖案,線條雖不是非常流暢,但也能一次成形。沈家萍畫出圖案,把圖放在布上對照著剪出圖形,再把圖形放到一塊大一點的布上,用金線繡邊,繡出輪廓。

 

一邊帶孩子,一邊刺繡。兩天工夫,沈家萍繡出了壯族婦女帽子前面的小帕子。看著不是非常工整的繡邊,沈家萍一半是繡成的喜悅,一半是賣不出去的擔憂。

八嘎街天,沈家萍的婆婆帶著沈家萍的繡品去趕集,15公里的路,老人走了兩個多小時。沈家萍在家裏左顧右盼。黃昏時分,婆婆回來了,高興地遞給沈家萍五塊錢。第一個繡品能買五塊錢,沈家萍激動得熱淚盈眶。

 

小試成功後,沈家萍有了無窮的動力,她買回金線和所需布料,勞作之餘專心刺繡。壯族婦女帽子上的兩塊小帕子和花帕子,沈家萍賦予它們自己的想法。年輕婦女的,以紅色為主基調,繡上花朵、蝴蝶等,寄寓生活豐富多彩、紅紅火火;老年婦女的,以黑色為主基調,繡上簡潔的花朵,寄寓成熟穩重、端莊大方。

 

沈家萍每週繡出的繡品帶到集市賣,均因款式新穎富有新意而銷售一空。繡品受歡迎,沈家萍開始憧憬未來的生活,她相信自己可以通過刺繡改善家中的貧困狀況。

家人非常支援沈家萍,家務都被婆婆包攬了,這讓沈家萍有了更多時間刺繡。

生活剛有點起色,突然又禍從天降。在一次備耕時,沈家萍家地裏引發了山火,並且燒到了鄰居的杉樹,因此賠償了1000元錢,這讓剛剛有些改善的家庭又陷入困境。

 

為此,沈家萍更加忘我地刺繡,繡品從單一的壯族婦女帽子裝飾擴展到整頂帽子,以及壯族服飾、壯族背帶。刺繡圖案擴展到魚、貓、鳳凰、元寶、石榴等等,也融入了更多的寓意,“多子多福”“一生平安”“和諧興旺”等內容的繡品受到更多人的青睞。

 

從36歲起,沈家萍開始趕轉轉街,把自己的繡品帶到西疇縣蓮花塘、蚌谷、馬街,硯山縣蚌峨、者臘等集市上賣,賣得最好的一天有3600元收入!

2011年,46歲的沈家萍利用多年刺繡的收入和丈夫種養殖的收入,建蓋了兩層半的樓房。告別陰暗潮濕的破舊房屋,沈家萍感受到了生活越來越美好。

 

如今,沈家萍依然在繡著她熱愛的刺繡。她説,她想繡一輩子,通過自己的雙手繡出更美麗的繡品,繡出更美好的生活。(劉海春 葉驕 硯山縣委史志辦 硯山縣委宣傳部供稿 )

(責任編輯:黃俊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