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高品質發展的生態底色——雲南省以水庫移民搬遷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紀實②

時間:2022-01-06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方向萍 田春瓊 梁紅清

作為雲南省第一大灌區,曲靖市人口稠密、城市及工農業生産用水量大,水資源緊缺,每人平均水資源量僅為全省平均水準的16.1%。隨著城市發展戰略的逐步實施,區域內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普遍存在城鎮用水擠佔農業用水,農業用水和城鎮用水又共同擠佔河道生態用水。建設旱能灌、澇能排,有水存得住、沒雨用得上的水利工程體系,顯得尤為必要和緊迫。

車馬碧水庫作為全國 172件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時也是曲靖水網建設的標誌性工程和水利建設的龍頭核心工程。水庫建成後,集農業灌溉、工業用水、生態補水、旅遊觀光等綜合性為一體,年平均供水量可達7135萬立方米,有效解決灌區內西城工業園區工業缺水問題,並補充瀟湘水庫、西河水庫和蓮花田水庫因被城市生活用水擠佔所造成的農業用水缺額,恢復曲靖大型灌區缺灌耕地用水並緩解曲靖中心城區用水矛盾。

水建設淹沒土地總面積11715畝,因水庫建設,513戶2154人搬出了世代居住的壩區,採用後靠安置辦法搬遷到安置區,為國家水利工程的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搬遷安置的整個工作過程中,搬遷安置部門將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貫穿其中,幫助移民群眾守住綠水青山造就金山銀山。

李建文是一名移民,因車馬碧水庫工程建設,從大羅貴村搬遷到文河新村。“小時候,長輩告訴我們,好的環境會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李建文説。一直以來,在大羅貴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是一種傳承千年的美德,千百年的涵養讓大羅貴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生態環境在該地區也數一數二。水利工程建設造福一方,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效能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李建文一家捨棄故園,搬遷安置到文河新村。

在黨委政府的關心下,在搬遷安置部門的幫助下,他們建好了新村子,住進了別墅房。道路、交通、教育、醫療設施一應俱全,生産生活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但新的觀念,新的事物,還是讓他們應接不暇。比如,修建魚道就是其中之一。

車馬碧水庫工程樞紐位於曲靖市馬龍區境內金沙江水系牛欄江上游支流馬龍河上。馬龍河分佈有魚類26種,其中土著魚類22種,外來魚類4種,天然河道上攔河築壩阻斷了魚類洄遊通道,也造成了河流生態系統的破壞。加之馬龍河上已建有鳳龍灣中型水庫,車馬碧水庫的建設勢必加劇魚類生境的片段化和破碎化。在車馬碧水庫大壩設置魚道作為過魚措施是為緩解工程建設運作對水生態系統的影響的一個生態措施。2018年,政府決定在水庫的壩頭建造一條長約2640米的魚道,用於土著魚類産卵期洄遊的通道,此舉便於魚類在庫區産卵繁殖,是保護當地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個有效手段。同時,在大壩建設了魚類增殖站,對馬龍河流域的土著魚品種“金線鲃”等國家保護魚種進行增殖,在達到要求時放流回水庫,增加庫區土著魚的保有量,促進庫區魚類資源的有效保持和恢復。

“開始的時候,我們覺得這樣做完全沒有必要。”移民湯藥聽説。於是,搬遷安置部門就不厭其煩的向群眾講解因工程建設、庫周村莊的生産生活等對水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水生生物尤其是魚類造成的影響,並組織移民觀看宣傳片,講解生態平衡對庫區發展的重要性。從不了解到了解,群眾理解了通過土著魚類的增殖放流措施達到改善水生態環境平衡是政府的苦心,加強移民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對庫區以後發展至關重要,可謂功在當代,利在韆鞦。

如今走進安置區,提到魚類保護,移民群眾耳熟能詳的同時還付諸了行動。“小時候我們都用網網魚,到石灘上的岩石下翻金線鲃,現在都不這麼做了,我們要把這些寶貴的資源留給子孫後代,讓他們有好的生態,有好的生活。”李建文説。這些質樸的話語,是移民群眾對生態文明建設最生動的注腳,一派和諧共生的畫面也隨之徐徐展開。

除了魚類的保護,搬遷安置部門對庫周環境的保護方面一樣竭盡全力,力爭在生態保護上沒有盲點。在工程建設方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注重工程綠色建設,根據規劃在完成棄渣場、施工營地治理,將安置點土地平整、地基開挖、基礎設施建設等産生的棄土棄渣運往安置點旁邊的荒山溝和移民群眾菜園地,不僅節約了堆放棄土棄渣的土地資源,減少了施工成本,還變廢為寶,盤活了荒山溝壑,節約了土地資源,有利於移民群眾生産生活,即將在8個水庫入水口修建濕地,為水庫的水質優良提供了堅強保障。

在安置區的建設上,採用遵循依山就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避免大開大挖,儘量保護原生態和自然景觀, 11個移民新村(含2個分散安置點)新村建成後,村莊環境煥然一新,改變了曾經村莊面貌差、群眾生産生活條件落後的狀況。

在安置區的生活管理上,通過建設移民新村達到廚衛入戶、人畜分離、雨污分流、生産生活分開,並將生活用水和生産用水嚴格區分,建設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力爭不讓一滴污水流入水庫,通過生態濕地污水處理系統的實施,移民新村的污水達到了一級A標排放;採用補貼的方式,鼓勵安置區移民改變固有的燒柴取暖方式,採用更為先進環保的太陽能熱水器,鼓勵移民採用天然氣,電力等熱能生態環保措施。

在移民群眾的生産上,幫助移民建設生態産業,新建烤煙生物質燃料烤房,不僅實現了減少污染、降低成本、提升煙葉品質,還實現了環保、節能、增收、清潔田園。引進龍頭企業,流轉了庫區周邊土地600余畝,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發展蘋果、中藥材、花卉等生態農業為群眾帶來更多致富産業選擇。同時,還配套技術培訓,促進庫區綠色發展提速提質。據悉,文河新村率先步入全省3個新能源村,146戶移民用上了乾淨、清潔的天然氣。走進安置區,整齊的樓房,清潔的街道,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和諧共生的景象。

當人類友好保護大自然時,大自然對人類的回報也是慷慨的。通過生態文明建設,安置區的環境越來越美了,庫區的生態環境也越來越好了,燕子、蜜蜂屋檐築巢成常態,野兔、野雞、獐子等野生動物在庫周也時有出現。

中午,西衝村村民王智坤的妻子從附近的樹林撿菌歸來。今天,她收穫了幾塊價值不菲的“幹巴菌”,她説“賣給附近收野生菌的商人,可以帶來近一百元的收入,如果拿到集市上售賣,價格還會更高一些”。每年的5月至11月,他們都利用清晨、傍晚的時間到附近山上撿菌。“對比往幾年,今年的菌子特別多,品種也豐富了。”王智坤説,幾個月下來,僅利用閒暇時間,就靠撿菌子增收了一萬多元。

小衝凹安置點是一個苗族移民新村,西衝村25戶103名移民因為水庫建設搬遷至此。見到記者,37歲王智坤打開了話匣子,他把撿菌總結為大自然的饋贈。他説“自古以來苗族就是以狩獵為生,自己十來歲就跟著族裏的大人到山裏打獵,由於環境的破壞,那時候山裏的獵物已經不多了,只能打到一點野雞、野兔。一天下來,收穫一兩隻獵物是常事,幾天都沒有打到獵物也時有發生。打不到獵物,就不能換取到糧食、鹽巴等生活物資,生活十分貧困。近年來,在政府的幫助下,他們結束了遊獵生活,開始學習種植養殖技術,生活得到大幅改善。特別是水庫建設搬遷到新村後,生活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搬遷安置政策,他們住進了別墅小洋房,收入也得到大幅提高,家庭年收入接近10萬元”。在談及庫區的生態環境保護,他感慨道,“以前獵殺野生動物,破壞生態平衡,無疑是飲鴆止渴。現在,愛護環境了卻換來了更多的收穫,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福報。”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找準人與自然和諧相守的生態平衡點,讓車馬碧水庫及庫周的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庫周的動植物品種進一步豐富。如今,野鴨、鷺鷥、鴛鴦等鳥類都有被發現,入庫河流流域內的魚類明顯增加,品種也更加豐富,生態環境朝著持續良性迴圈發展。車馬碧水庫建設搬遷安置工作注入的生態文明理念,也為水利工程建設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探索。隨著下一步水庫下閘蓄水,一顆高原上璀璨的明珠即將冉冉升起,自然生態美景也將永駐人間。(方向萍 田春瓊 梁紅清)

(責任編輯:黃俊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