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 雲南3人入選

時間:2021-11-18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張麗君

11月18日,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全國新增選149位院士。其中,中國科學院增選院士65人,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84人。雲南共新增3位:雲南大學教授張克勤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雲南白藥集團中藥研發總監朱兆雲、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宗亮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克勤:建成全球最大的線蟲生防微生物資源庫 

(張克勤在指導學生做實驗)

雲南大學教授張克勤是線蟲生防領域的傑出學者。他發掘了一系列重要的線蟲生防微生物資源和先導化合物,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線蟲生防微生物資源庫,揭示了微生物與線蟲互作的分子機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建了根結線蟲高效生物防治技術體系,研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高效線蟲生防産品。這些系統性原創成果引領了我國線蟲生物防治學科的發展,為解決線蟲防治的世界性難題以及我國農業的綠色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張克勤在試驗田查看防治根結線蟲效果)

多年來,張克勤帶領團隊從系統分類學、天然産物化學和化學生物學等多學科對生防微生物資源進行了深入和系統的研究,他研發出的國內首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線蟲生物農藥“線蟲必克”實現了産品的規模化生産和應用。以自主研發的生防産品為核心,張克勤創建了整合解除土壤抑製作用、啟動腐生到致病的轉換、調動土著捕食線蟲真茵和生防菌劑協同防治根結線蟲的技術體系,共研發出4種根結線蟲生防新産品。2017年以來,這些産品在雲南、貴州、山東、廣西等地的蔬菜、柑橘、煙草、中藥材等作物上累計應用780多萬畝,平均防效達70%,減少化學農藥用量80%,新增經濟效益32.96億元,為保障我國農業生産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宗亮:完成70座水電站勘察設計 創造多項“中國之最”

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張宗亮是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領域科技領軍人物之一,也是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首位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1984年從清華大學水利系畢業後,張宗亮一直紮根西南邊疆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科研工作。37年裏,他率團隊完成雲南省水電資源的深度復查、評估與研究工作,為實施“西電東送”“雲電外送”戰略,建設以水電為基礎的綠色能源基地做了大量工作。他主持完成雲南省境內43座水電站勘察設計科研工作,總裝機容量3140萬千瓦,總投資近3000億元,對工程成功建設和安全運作提供技術支撐。

作為設計總工程師,張宗亮主持和組織完成國內外70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3700萬千瓦)勘察設計科研工作,建成了天生橋一級水電站、糯扎渡水電站、觀音岩水電站、黃登水電站和紅石岩堰塞壩水利樞紐等重大工程,創造了多項中國之最乃至世界第一的里程碑工程,代表著同類壩型築壩技術世界領先水準。

朱兆雲:以第一發明人創制5個國家新藥並成功上市

雲南白藥集團中藥研發總監朱兆雲長期專注于低緯高原地區中藥、民族藥和天然藥物的研發。38年來,紮根雲南邊疆,腳踏實地探索民族藥發展路徑。堅持應用基礎研究與新藥開發並重,帶領團隊對我國低緯高原地區複雜多樣的民族藥資源實施首次系統研究的重大工程,為民族藥傳承和創新提供了示範。

在開展資源調研的過程中,主編專著6部22卷1191萬字,鑒定確證收載4392種藥物。採集標本1萬多種10萬餘份,拍攝原生態彩色照片約16萬張;準確鑒定出412科1720屬4392種天然藥物,發現新分佈藥用植物93種,新藥用植物資源451種;對70種重要藥物資源深入調查和生産區劃,及40個主要雲藥之鄉種植藥材含量檢測,助力藥農增收脫貧,促進生態保護。澄清傳統藥物基原1040種,翻譯民族語言文字藥名5567個,系統整理附方5816首,註釋附方中使用藥物1679種。構建多學科藥物實驗篩選和評價體系,對著名《滇南本草》進行現代研究,其中有99種屬首次。

基於野外調查所獲的第一手資料,主編《雲南天然藥物圖鑒》《雲南民族藥志》等專著,提供了科學、詳實可靠的研究資料,得到廣泛應用。基於調查發掘源頭,構建以民族民間傳統用藥經驗為線索進行的多學科藥物篩選和評價體系,開展民族藥新藥創制研究,以第一發明人創制5個國家新藥並成功上市。其中2個進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痛舒膠囊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復,獲准在美國開展II期臨床試驗,成為第一個獲FDA批准進入臨床研究的中國民族藥。(張麗君 部分內容整理自雲南大學黨委宣傳部、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雲南白藥集團)

(責任編輯:黃俊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