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欽奔子欄藏族鍋莊舞廣為流傳 成為迪慶響亮的文化藝術名片

時間:2021-11-02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佚名

10月19日,文旅部公示了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擬命名名單,雲南省迪慶州德欽縣奔子欄鎮位列其中。迪慶藏族鍋莊舞這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藝術形式,至今在奔子欄廣為流傳,成為迪慶一張響亮的文化藝術名片。

迪慶藏族“鍋莊舞”藏語稱為“果卓”,意為“圓圈舞”,廣泛分佈在迪慶州民間,是藏族群眾喜愛的民間自娛性舞蹈。

舞蹈時,一半男女各排半圓拉手成圈,有一人領頭,分男女一問一答,反覆對唱,無樂器伴奏。整個舞蹈由先慢後快的兩段舞組成,基本動作有"悠顫跨腿"、"趨步輾轉"、"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為主變換舞姿,隊形按順時針行進,圓圈有大有小,偶爾變換"龍擺尾"圖案。

在迪慶州境內,德欽縣奔子欄鎮和香格里拉縣建塘鎮、小中甸鎮的藏族“鍋莊舞”最具代表性。

德欽奔子欄鍋莊曲調分“吆”(長調)、“卓金”(唱調緩慢、舞蹈動作輕逸緩慢)、“霞卓”(無唱腔的踢踏舞蹈)和“卓草”(節奏稍快、唱詞豐富)四個部分。在待客時有“祝福鍋莊”“迎客鍋莊”“讚頌鍋莊”“相會鍋莊”“辭別鍋莊”“挽留鍋莊”“送別鍋莊”和“祈福鍋莊”,這種以鍋莊歌舞形式錶現系列待客禮儀程式,在全國其他藏族聚居區很少看見。

2006年5月20日,迪慶鍋莊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奔子欄鍋莊則以它傳承的完整性、形式的多樣性、表演的程式性,在整個迪慶鍋莊舞大家庭中獨樹一幟。

據傳,千年之前,南昭公主出嫁,在滇藏茶馬古道的咽喉重鎮奔子欄跳了三天三夜的舞蹈,奔子欄的地名由此而來,藏語意為“公主起舞的樂園”。如今的奔子欄鎮也成為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的搖籃,“鍋莊舞起舞的樂園”。當地百姓身著節日的盛裝參加民族民間歌舞遊演,隨著鼓點、弦音熱情起舞,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洋溢在每一張笑臉上。在奔子欄鍋莊傳習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們主動帶徒授藝,將自己所掌握的鍋莊舞技藝傳授給前來學習的年輕人,試圖將古來的鍋莊舞世代傳承下去。

伴著低沉典雅、渾厚豪邁、凝練深沉的曲調,奔子欄人民將其信仰、生存、勞作、愛情等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和生活場景融入歌舞文化中,向人們展示了藏族群眾充滿神秘氣息的文化詩卷。

從1999年開始,奔子欄鍋莊先後到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演出,並多次在各項大賽中載譽而歸,成為德欽文化的一張名片。

2013年在雲南省第八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中《奔子欄鍋莊》榮獲金獎;2018年8月,奔子欄鎮被中國民間藝術協會授予“中國藏族鍋莊舞文化之鄉”稱號;2018年10月11日,首屆奔子欄鍋莊文化藝術節盛大開幕。(迪慶州文化和旅遊局供稿)

(責任編輯:黃俊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