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要把雲南建設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雲南民族工作確定的新坐標、明確的新定位、賦予的新使命。在省委省政府迪慶現場辦公會上提出“迪慶要用好“香格里拉”無形資産,儘快建成世界頂尖的旅遊勝地”、要努力建設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標桿、世界的香格里拉”,這為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德欽縣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全力推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努力爭當迪慶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標桿領跑者和先行縣。
在德欽這片雪域高原上,團結和諧是文明基因也是文化自覺,是歷史底蘊也是未來之鑰。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堅持把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德欽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著力抓好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工作,積極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點,推動各族群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人民生活日新月異,全縣各族幹部群眾正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昂首邁進。
以政治引領民族團結
長期以來,德欽縣堅定不移地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立縣之本的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形成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任領導小組組長、多部門共同負責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機制。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省委省政府迪慶現場辦公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州各項工作要求,切實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推動中央、省、州關於民族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始終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深入開展好反分裂反滲透宣傳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新時代感恩教育”等系統宣傳教育工作,堅守“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守好民族團結這條“生命線”,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華文化、對中國共産黨的認同不斷增強。
德欽縣燕門鄉茨中村,是一個有著藏族、納西族、傈僳族等多民族的村落,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茨中天主教堂。在這裡,各民族和諧共存,紅白喜事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群眾之間相互幫忙、相互支援,多種民族、不同信仰的村民相融相生,把鄉里鄉親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特別是遇到困難時,都像自家的事一樣熱心幫忙,這僅僅是德欽縣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一個縮影。
以發展促進民族團結
德欽縣始終把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作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總鑰匙。德欽,過去是集邊遠、貧困、民族、山區為一體的深度貧困縣。近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德欽縣認真貫徹落實精準扶貧各項政策,激發全縣各族群眾內生動力,舉全縣之力打好脫貧攻堅戰。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産業扶貧、生態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素質提升扶貧等工程,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快車道,2018年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全縣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交出了一份優異的“德欽答卷”,為德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夯實了物質基礎。
德欽縣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融入到鄉村振興領域,努力探索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徑,讓民族團結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力爭讓民族地區的鄉村成為各民族群眾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和共有精神家園,紮好民族團結同心結,畫好民族繁榮同心圓,營造了“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良好發展環境。
以文化浸潤民族團結
德欽縣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德欽工作的戰略任務和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鮮明主線抓緊抓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建立健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常態化機制,把民族團結進步理念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幹部教育、社會教育全過程。各類學校全面推廣和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教學,把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引導各族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堅持把德欽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之中,各族群眾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打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
德欽縣第一小學是一所以藏族學生為主的寄宿制小學,學校高度重視師生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以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德育教育、與學科教學、與課外活動、與社會實踐、與法制教育、與優秀民族文化傳承保護相結合的“六個結合”為抓手,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主題教育,強化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引導學生互助共學,從小培養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懷。學校重視民族團結工作的成效,得到了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2020年德欽第一小學成功創建為全國文明校園。
以“三交”增進民族團結
德欽縣始終把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途徑,廣泛宣傳全縣各族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美好願景,引導各族群眾感恩奮進、守望相助。堅持抓基層、打基礎,動員全社會、各行業共同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建立縣、鄉鎮、村社區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聯動聯創機制。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鎮(村)、進學校、進醫院、進軍營、進寺觀教堂、進旅遊景區”等九進活動,形成“人人創建、處處創建”的濃厚社會氛圍,民族團結進步的工作基礎更加紮實。全縣兩輪“十百千萬示範創建工程”總投資3850萬元,其中一個示範縣1000萬元,一個示範鎮(奔子欄鎮)1000萬元,11個民族團結示範村1850萬元。
金沙江西岸的民族團結領跑隊—德欽縣奔子欄鎮,2013年被列為“31211”民族團結示範鎮建設項目,州縣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認真做好規劃設計,精心組織施工,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改善,當地群眾在民族團結示範建設項目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以法治保障民族團結
德欽縣堅決貫徹執行《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迪慶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迪慶藏族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全面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依法保障各族群眾的合法權益,不斷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不斷鞏固。
建設團結和諧的美好德欽,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與行動。德欽縣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作為工作主題,不斷夯實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法治基礎,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促進各族群眾共同富裕,通過創造性、創新性地開展工作,高品質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設,用生動實踐努力向黨中央、向人民交出一份出色的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設成績單!(斯那吾吉 劉孝莉 德欽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黃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