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澗縣跳菜傳承中心群眾共跳一支舞)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州南澗縣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經濟社會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深入人心, 19萬各族兒女更加戮力同心,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同心共築中國夢努力奮鬥,彝鄉譜寫出了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新篇章。
(2015年11月,南澗縣成立50週年慶祝活動,演出壯觀的千人《南澗跳菜》)
(社區群眾文娛活動)
南澗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把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制定出臺《南澗彝族自治縣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施方案》《南澗彝族自治縣加快推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立足創新、督查、考核、保障,抓實創建工作,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建聯盟”,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各級各部門理論中心組學習內容和全縣“百千萬黨員培訓計劃”,健全完善縣、鄉(鎮)、村三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體系,把精神文明建設與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相融合。把每年的8月設立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月”,通過知識競賽、創作主題曲,拍攝專題片、公益廣告,製作宣傳欄和編排歌舞等形式,激發各族幹部群眾學習黨的民族理論與政策、共同維護民族團結進步的熱情。
(沃柑熟 農民笑 適志宏攝)
為確保“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意識更加入腦入心,南澗縣深入挖掘當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文化,加大火把節、跳菜藝術節、櫻花節、龍燈會等各民族共用節慶活動的傳承和保護,引導各族群眾同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加強“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教育,命名了11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示範基地”,將愛我中華的種子植入各族群眾心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美麗縣城”建設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建成宋詞長廊、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公園,修繕了一批古建築,讓群眾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布朗族村莊新貌)
在決戰脫貧攻堅過程中,南澗縣實施了由縣委書記、縣長擔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全縣人口較少民族苗族、“直過民族”布朗族整族脫貧工程,打造了一批“苗族新寨”“布朗新村”,用實際行動兌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2018年,南澗縣脫貧摘帽。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新時代民族工作主線的指引下,南澗縣創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個、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19個、省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4個。在一系列實實在在的付出中,南澗縣以點成線、以線帶面,繪就出了民族團結進步“同心圓”,各族群眾生産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袁玉梅 南澗彝族自治縣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領導小組辦公室供圖)
(責任編輯:黃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