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燕鷗是我國的一種極度瀕危鳥類、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近日,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的大盈江流域,一對河燕鷗夫婦成功孵化第二巢幼鳥,2隻小鳥順利出生,這個河燕鷗家庭今年共孵化出5隻小鳥,這也是連續3年記錄到河燕鷗順利出生的“二胎”。
(第一批河燕鷗順利成長 沙永勝攝)
據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盈江分局副局長左常盛介紹,今年年初發現回來繁殖的黃嘴河燕鷗有7隻,到3月初,在大盈江流域的沙洲上發現一對河燕鷗夫婦第一巢産卵3枚,3枚都成功孵化出了幼鳥,到4月中旬3隻鷗鳥自由飛翔了以後,這對黃嘴河燕鷗夫婦又繼續産卵進行繁殖,二次繁殖的時候也産了3枚卵,經過觀測,成功孵化2隻幼鳥。
(孵化中的河燕鷗父母 尹以祜攝 )
據了解,今年發現這個河燕鷗家庭來這裡産卵時,雲南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盈江分局就進行了圍網保護,第一巢3隻順利孵化後,隔了半個月左右又産了第二巢卵,再次進行了圍網保護。河燕鷗繁殖的沙洲跟周邊農田相連,附進村寨也很多,圍網保護可以很好避免黃嘴河燕鷗整個繁殖過程不受家畜及其他動物的殘踏。對河燕鷗繁殖期間進行圍網保護,是近年來盈江縣保護部門探索的一個比較好的措施。
(剛出生的河燕鷗在圍護保護網中 尹以祜攝 )
“根據我們進三年的觀測記錄,黃嘴河燕鷗夫繁殖能力還是特別強的,2019年也進行了二次繁殖,可能因為雨季來的太早了,所以沒有成功,2020年的時候就在附近,一對黃嘴河燕鷗夫婦也進行了二次繁殖。”左常盛説。
(河燕鷗 尹以祜攝 )
河燕鷗每年都會選擇大盈江兩岸的沙灘作為棲息地,繁殖地相對固定,鳥蛋及小鳥的顏色與沙灘上的小石子非常接近,棲息地環境為幼鳥提供了很好的偽裝保護。
(河燕鷗 尹以祜攝 )
“經過多年來的持續觀察,當地自然生態攝影師及工作人員逐步掌握了一些河燕鷗的行為特性,這對河燕鷗的保護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參考。河燕鷗的棲息地還生活灰燕鸻、距翅麥雞、印緬斑嘴鴨等眾多的動物,保護好河燕鷗就能更好地保護大盈江的生態環境。”左常盛説。
(河燕鷗 尹以祜攝 )
據悉,河燕鷗原名黃嘴河燕鷗,根據2021年新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已由原“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晉陞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並更名為“河燕鷗”。每年底至次年初,河燕鷗會陸續遷徙至大盈江流域進行繁殖,7月左右從大盈江流域遷飛,國內數量極其稀少,目前僅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的大盈江流域能穩定觀察到。
(河燕鷗 尹以祜攝 )
河燕鷗是典型的夏候鳥。每年遷徙回到大盈江流域繁殖的時候,當地保護部門都會持續地跟蹤和開展保護工作,同時也得到了相關部門和當地群眾參與支援。但是每年遷徙回來的數量極少,遷徙後去向不明等問題成為制約河燕鷗種群數量保護恢復的最大瓶頸。(尹以祜 沙永勝 盈江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黃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