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紅色遺址留下永久記憶

時間:2021-01-27來源 : 中國網七彩雲南作者 : 張麗君

“吱呀”一聲,推開祿勸縣翠華鎮界牌村“汪家小院”,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80多年前,毛澤東主席曾路居在此。2017年這裡公佈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命名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毛主席路居紀念館”,館內陳列著毛主席用過的桌子、木床、馬燈等物。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1月22日,“雲南省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昆明市祿勸縣,共同追尋紅軍長征過祿勸留下的紅色足跡,重溫長征精神。

1935年5月1日,中央軍委縱隊從柯渡出發,經雞街進入祿勸到達翠華小倉,紅軍總部在小倉村駐紮,毛澤東主席路居翠華鎮界牌村汪姓老鄉家中,用門板搭床,用一張四方桌辦公。周恩來副主席和紅軍總部住宿在界牌村“白家大院”;朱德總司令住宿于小倉街“李家大院”。電話線從小倉李湘家分別拉到界牌、大松園、蘇家營、田心等村。晚上傳出“嘟嘟嘟”和“嗒嗒嗒”的收發電報聲。

“汪家小院有三寶,毛主席用過的辦公桌、睡過的床舖以及整個院子。”翠華鎮文廣中心主任李朝東説,“不僅僅因為這些遺物珍貴,更因為紅軍路過翠華留下的寶貴長征精神、紅色文化和紀律嚴明的優良作風影響著一代代翠華百姓。”

距離毛主席路居紀念館不遠處,翠華周恩來長征路居舊址暨幹部團駐地舊址(白家大院)正在修繕中。李朝東介紹,白家大院原為白氏鄉紳住所,原貌是本地傳統“三坊一照壁”土木結構院落。2014年,取得房屋産權作為革命遺産遺跡保護下來,2018年,與“田心籌糧廣場”一起列為縣級登記文物,2019年,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完成“白家大院”一期正房修繕工程,2020年,再次啟動二期修復工程,力爭2021年建黨節之前修繕完成對外開放。修繕完成後將與“毛主席路居紀念館”、普渡河鐵索橋紅軍戰鬥遺址等聯結成“紅軍長征過翠華”紅色文化遺址群。

據祿勸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李迎春介紹,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分別於 1935年和 1936年兩次經過祿勸。行經 14個鄉鎮、65個村委會、311個自然村,住過 84個村寨,歷時 12天,行程 985華里;于 70年代,縣委組織力量開始進行紅軍長征資料的徵集工作,至 2003年徵集到紅軍文物 44件,歌曲 17首,民謠 5首,壁畫 2幅,標語 8條,故事 30個;查明紅軍犧牲遺址 37處,紅軍在祿勸縣境內犧牲人數為 157人,共有 41名祿勸兒女參加了紅軍。

紅軍在祿勸打擊鎮壓貪官污吏,沒收地主財物救濟貧苦百姓;積極向群眾宣傳革命道理;紅軍所到之處嚴格遵守革命紀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公平買賣,損壞東西賠償,借東西歸還,使廣大的貧苦人民更加信任和愛戴、擁護紅軍。

在紅軍言行的感召下,大多數跑到山林裏躲藏的人們都返回了自己的家園,很多人為紅軍帶路、搬運物資,煮飯送水、挖戰壕,特別是 37位祿勸和會理籍的船工輪流換班七天七夜為紅軍擺渡,立下了不朽功勞;還有一些青年毅然參加紅軍隊伍,征戰南北,血灑疆場;很多人冒著生命危險,保護、撫養掉隊的紅軍傷員,在長期相依為命的日子裏,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紅軍長征播撒下的革命火種,在祿勸這塊大地上不斷燃起熊熊的革命鬥爭烽火;長征傳奇性的故事一直為人們所傳頌,紅軍的英勇事跡和光輝形象,深深地銘刻在各族人民群眾的心裏,一直鼓舞和鞭策祿勸人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張麗君)

(責任編輯:黃俊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