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從貧困山村到幸福村!喜看虎跳峽鎮金星村士碑子村民小組新面貌

時間:2020-12-18來源 : 中國網七彩雲南作者 : 陳義 馬建軍

喜看士碑子村新變化

冬日的暖陽普照著大地,溫暖和煦,把希望灑向大地,迎著朝陽,沿著蜿蜒的水泥衛生路,來到雲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金星村士碑子村民小組,映入眼簾的是脫貧攻堅給貧困山區帶來的新氣象。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前,士碑子村是虎跳鎮最邊緣落後的村民小組,也是貧窮與落後的“代名詞”,距虎跳峽鎮政府7公里,全組耕地面積為506.6畝,共有76戶298人,其中貧困戶14戶59人,屬典型的傈僳族村寨,海拔2800米。

以前,這裡通組道路為泥土路,並且坡陡、彎子多、坑洼較多,群眾出行條件十分艱苦,可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所有的物資只能靠人背馬馱,上趟鎮裏群眾經常是“兩頭黑”,落後的交通是群眾脫貧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要致富,先修路”,農村道路建設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鎮黨委政府和村“三委”以及挂包單位,把農村交通建設作為士碑子村民小組脫貧攻堅工作的突破口,把該村“泥土路”變成水泥路,將羊腸小道變成了康莊大道,托起了全村群眾的脫貧致富夢。

“現在我們組通了水泥衛生路,出行方便了,種植的藥材和農産品也好出售了,所有的物資運輸成本不高了,這是精準扶貧給我們群眾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士碑子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雀衡先高興地説。“路通百業興,自通了水泥衛生路群眾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看著老百姓門前又寬又長的水泥衛生路,金星村黨支部副書記段坤榮一臉笑意地説。

在村裏採訪,一股新農村的氣息撲面而來,一棟棟修建得格外漂亮的民房錯落有致,環境美化、路燈亮化,人畜分居等,無不讓人對這個偏遠山村發生的變化感慨。

説起自家居住條件的變化,村民丁向秀顯得有些激動,她説:“以前我們村大部分群眾的住房條件很差,我家住在一棟木楞房裏,在國家的幫扶下,我家蓋了新樓房,修了洗澡室,日子過得很舒暢。”

“住了一輩子的木楞房,現在般進了新樓房,在黨委政府的幫扶下,我家全家人終於實現了新房夢,感謝共産黨!”現年68歲的丁光明老人激動地説。

沐浴著精準扶貧的溫暖春風,藏裹在大山深處的士碑子村民小組人居環境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過上了盼望已久的好日子。

金星村村委會主任熊艷龍介紹,在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之前,士碑子村民小組內沒有固定的活動場所,各類群眾性會議、活動只能在露天場地舉行,村內污水橫流、垃圾亂扔、秸稈亂堆、大部分群眾住在簡易的木楞房裏,人畜混居、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十分嚴重。圍繞基礎設施達標標準,該村對全組的基礎設施進行摸排,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投入20萬元資金,對2戶進行改造危房改造;投入資金184.3095萬元,實施人居環境提升項目76戶;投入資金230萬元,通組道路硬化5.7公里;投入資金9.5萬元,實施亮化工程(太陽能路燈15盞);投入資金30萬元,建設村民小組活動室以及籃球場一塊;投入資金16萬元,公廁4座;投入資金4萬元,建設垃圾池4座;投入資金13.7萬元,實施整村推進項目(飲水管道1公里、排污溝渠1.4公里);投入資金20.7萬元,實施圈舍改造69戶;投入資金59萬元,實施農房抗震改造項目59戶。

産業扶貧群眾日子更有盼頭

田野裏,青菜、卷心白等蔬菜,以及種植的木香、重樓等富民産業,散發出陣陣清香,收穫的喜悅四處盪漾,雖是農閒時節,但田地裏,到處可見村民們辛勤勞作的忙碌身影……

以前士碑子村民小組主要經濟來源僅依靠玉米、馬鈴薯等傳統種植業,經濟來源單一,産業幾乎為空白。

士碑子村民小組脫貧的出路在哪?答案是肯定的,就是要“培育優勢産業,讓群眾真正富起來,讓群眾有長遠的增收渠道”。

如今,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各種特色産業遍地開花,“圍繞市場調節結構,圍繞增收促發展”成為了群眾的共識,重樓、白蕓豆、木香等種植業成為了群眾致富增收的好路子,土地裏種植出了“金疙瘩”。

“以前我們種植傳統農作物,連飯都吃不飽,靠退耕還林補貼過日子,現在靠種植經濟作物增收,今年我家種植木香、白蕓豆等經濟作物,收入大幅增加,日子過得越來越火紅。”村裏的脫貧戶丁向秀臉上充滿著笑容説。

在精準扶貧工作過程中,扶貧工作隊根據市、鎮兩級産業部署安排,充分研究士碑子的地域環境、氣候、交通等因素,謀劃有利於士碑子發展的産業,擴寬村民增收渠道。通過積極爭取資金,修建了4公里的機耕路,改善了士碑子組農用機器到不了地裏和地裏來回一趟就一上午時間的尷尬局面,極大方便了農戶發展産業。同時選擇適合的産業進行種植,種植木香235畝、白蕓豆160畝、重樓60畝,強化産業扶持,戶均增收7500元,實現了增收幫扶由“輸血”向“造血”的根本性轉變。

村裏盡吹文明新風

在幾年前,説起士碑子村民小組,很多人會搖頭,説那裏是一個“三多”“三無”的村落,説的就是“喝酒的人多、貧困的人多、不識字的人多”“無公務員、無大學生、無外出務工的”。

以前“農忙大忙、農閒大閒”,這是該村民小組群眾的真實寫照,村子忙完農活後,大家沒事經常聚在一起喝酒曬太陽,誰也不願意外出務工。

“脫貧不脫貧,關鍵看老鄉”,士碑子村民小組不斷轉變群眾頑固落後的思想觀念,積極讓群眾轉變“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認識,激發廣大群眾的內生動力。

針對士碑子村民小組的實際,鎮黨委政府對有外出就業意願且有外出務工條件的貧困勞動力,加大推薦就業崗位力度,對有就業意願且有培訓需求的勞動力培訓,落實就業扶貧政策,鼓勵外出務工就業,實現轉移就業,增加農戶收入。對從事農業生産且有培訓需求的勞動力,開展種養殖勞動技能培訓,促進産業增收。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且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勞動力,申報保潔、生態護林員等扶貧公益崗位,促進就近就業,共安置生態護林員14人,共安置保潔員4人,確保了群眾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增收致富。

如今在鎮黨委政府的積極引導下,村裏吹起了一股文明新風,走村串戶,村裏沒有見到一個閒人,大家都在為脫貧致富忙碌奔波。

“以前我們村幾乎沒有人外出務工,如今村裏每家至少有一人在外出務工,有的還在重慶等州外打工,務工不僅增加了我們的收入,而且村裏帶來了很多新觀念、新思潮。”“以前我們村辦紅白喜事,村裏要消耗100多斤白酒,現在幾乎都用不上,村裏喝酒的人少了,大家都把心思用在了發家致富上,村裏也出了10多個大學生。”雀衡先如是説。(陳義 馬建軍)

(責任編輯:黃俊飛)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