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雲南大理:決戰脫貧不歇息 今朝振興再出發

時間:2020-09-29來源 : 中國網七彩雲南作者 : 佚名

洱海之畔,一望無際的花海美不勝收;山上山下,百畝石榴樹上碩果纍纍……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積極推動産業轉型發展,通過護生態、推特色、重産業、促致富,在實現脫貧出列的同時,樹牢決戰決勝的必勝信心,堅持以目標為導向、以問題為聚焦,真幹實幹硬幹,不斷鞏固脫貧成效致富振興。

産業轉型 環保發展兩不誤

大理市喜洲鎮仁裏邑村,東臨洱海,西倚蒼山。從2015年開始,洱海之畔種上了一片片賞心悅目的花海,為傳統農業注入了勃勃生機。

仁裏邑村黨總支書記李必榮,是花海旅遊産業的帶頭人。村裏引進了大理市好山水農業種植有限公司,以“村企合作”的模式共同經營開闢了這一片花語牧場。幾年下來,當地村民參與到整個項目的運營維護工作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實現了村民增收致富的目標。

2016年至今,花語牧場共接待遊客約30萬人次,銷售收入超過700萬元,待花語牧場全部建成後可實現年接待遊客50余萬人次,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

看著村裏生態旅遊農業不斷發展壯大,李必榮言語間充滿自豪。“引進企業就像搭建起一個舞臺,我們要不斷吸引觀眾,唱好這齣戲。”

産業轉型,重在生態。像仁裏邑村的花海一樣,洱源的海菜、雙廊的石榴、賓川的水果……大理各縣在産業轉型思路下,紛紛豎起了環保、發展兩不誤的旗幟。

傳承中發揚 強化非遺文化的“造血”能力

“雕得金龍騰空舞,刻出雄雞報五更……”一首傳統的大理白族歌曲,唱出了白族人對劍川木雕技藝的讚美。走進大理劍川木雕藝術小鎮,隨處可見木雕這項技藝在當地的創新與傳承。

劍川縣甸南鎮獅河村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木雕村,全村621戶農戶中有570戶從事木雕,“家家戶戶做木雕,老老少少齊動手”就是獅河村的真實寫照。目前,劍川全縣木器木雕從業人員2萬餘人,2019年實現産值4.74億元,木雕産業也成為很多貧困家庭穩定脫貧的重要手段。

在木頭上雕刻,讓木頭“開花”,木雕裝點著大理白族人家詩情畫意的生活。劍川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韓文超表示,劍川木雕藝術小鎮正成為木雕傳統技藝的發展創新中心,對助推鄉村振興、傳承木雕文化、探索文旅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劍川木雕藝術小鎮初具規模,已有40多家企業入駐。小鎮的建設,推動了劍川木雕産業發展,提高了周邊群眾收入。同時,為提升劍川木雕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劍川縣還通過舉辦劍川木雕文化節、劍川木雕旅遊産品創意大賽等活動,吸引國內外客商參展,促進木雕技藝交流。

通過保護髮揚當地文化遺産,強化文化的“造血”能力,這樣的“生財之道”,在大理州還有不少。

在鶴慶縣,“旅遊經典+手工藝品”的産業模式已然形成,手工藝加工産業的發展為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發揚壯大傳統工藝的同時,大部分村民已經穩步邁向小康。

通過新老藝人的不斷探索,以傳統工藝為基礎,沿襲家庭作坊、手工製作、個體經營的模式,鶴慶的銀器加工製作産業已經逐步走上了規模化生産經營的道路,基本形成“一戶一品、前店後坊”“散戶+公司”和“電商銷售”的生産銷售格局。

同時,鶴慶縣不斷提升自身旅遊形象,民族手工藝製作者也不斷追求創新和品質,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鶴慶縣的整體經濟水準。

易地搬遷 讓村民“搬得出”更要“穩得住”

易地搬遷,不但讓貧困戶搬離了不適宜居住的窮苦山區,也讓鄉親們居住環境更有“看頭”,生産生活也更有“奔頭”。

在鶴慶縣金墩鄉下金登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小樓格外顯眼,房前屋後果樹林立。

“每年雨季,因為害怕泥石流,我們晚上經常睡不著覺,隨時在觀察周邊狀況。”董錫洪搬到下金登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已經三年了,從前他家所在的山區條件差,泥石流災害嚴重,早已無法居住。

“把村民們搬遷到一處,集中管理,集中統籌規劃,在避開地質災害的同時,保證村民的後續發展致富。”金墩鄉副鄉長董思宇介紹,2017年10月安置點項目開工建設,3個月建成入住,搬進集中安置點的村民節約了生産和生活成本,同時還拓寬了視野。

村民搬得出,穩得住,更要能致富。安置點搬遷戶憑藉便利的交通到鶴慶縣現代農業莊園有限公司、鶴慶宣紙有限公司等企業就近務工,具有一技之長的村民還自發外出打工增收,目前總共有縣內外務工人員95人。同時,每戶搬遷戶建設圈房12平方米用於畜禽養殖,享受能繁母豬、能繁母牛、土雞等養殖項目的産業扶持以及蘋果、梨、楊梅等水果種植業扶持。

“搬遷以後,衛生醫療條件都比以前好太多,孩子上學也很方便。”董錫洪説,他們夫妻倆現在在附近的歐亞牧場上班,每個月能有6000余元的收入,擺脫了之前的苦日子,逐步實現了富足的生活。

今天的大理,風花雪月美景依舊,大理群眾笑靨更盛。正如大理州委書記陳堅在2020年召開的大理州脫貧攻堅專場發佈會上説的,大理州近年來的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各族群眾生活水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各族人民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小康生活即將變成美好現實。

(責任編輯:黃俊飛)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