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加入收藏手機版|桌面下載|郵箱登陸|論壇註冊|站點導航定制
 

雲南大理:沙溪小記

發佈時間: 2019-10-12 16:11:36   |  來源: 中國網七彩雲南   |   作者:王馨穎 張穎   |  責任編輯: 黃俊飛

 

提起雲南,你一定能想到大理古城的蒼洱風光,或是麗江古城的熙攘街巷。但你也許不知道,在麗江市與大理州的交界處,有這樣一座古鎮,歷經繁華亦飽經磨難,蹉跎輾轉,仍保留著最質樸的美好,個性卻不張揚。

這裡是沙溪古鎮,白語念作“叟曲”,位於劍川西南部,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産區老君山片區東南端,高山壩子的獨特條件影響著它的氣候,冬暖夏涼,穀物豐盛。

踏入古鎮,迎接你的是腳下的青石板路,與道路兩旁高大的樹木,遮擋燥熱的日光,灑下一片片蔭涼。民居與商鋪建築極具白族特色,白墻與青瓦相接,青苔與水墨畫相點綴,鬥拱飛檐重疊綿延向遠方,極具匠心的木雕閣樓更增添了古樸的意境。在這其中,歐陽大院是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典範,尊崇著白族傳統民居“三坊一照壁”的格局,西面為正房,南北為矮房,這三面建房子,另一面的院墻為照壁,在墻一角開門。院子種著石榴樹,簡單擺放著綠植盆栽,檐下挂著玉米,生活氣息濃厚。正房的格子門上雕刻著不同字體的“福”字,可見雕工之高超。房子間的空地為天井,西北角的天井作灶房使用,這裡的灶房保留著原始的柴火灶,古井及其他原始炊具。由正房閣樓向外遠眺,遠及青山,近接庭院,心曠神怡。

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浸染著歷史的氣息。檐下有許多大小相似,內容各異的水墨畫,畫中有蟲魚,鳥獸,山川,卻被蒙上了一層陰影,難以辨認。院主人介紹到,這是在動亂時期,家中長老為避免文物遭到損壞,不得已用灰土掩蓋的緣故。而穿過矮房略為雜亂的陳設,是這個院子更為古老,也是令沙溪古鎮之所以能成為沙溪古鎮的核心,在穿過矮房的狹窄院落裏,在樹枝掩映、破敗不堪的閣樓裏。

原來院落原是客棧,供途經沙溪的馬幫住宿。古時川滇藏茶馬貿易興盛,路途遙遠,騾馬成為了大西南運輸貨物的主要載體,而處於貿易必經線路上的沙溪成為茶馬古道的重要站點,商人們多於此歇腳、貿易。

沿著古巷道深入,你能發現更多獨屬沙溪的文化印記。街邊的商鋪有意地保持著原本的面貌,街巷深深,古樹參天。

沙溪古鎮的中心是寺登四方街,這一名稱在白語中指“寺廟所在的地方”,寺指興教寺,街呈四方形,故稱寺登四方街。街面由紅砂石板鋪築,興教寺與古戲臺相對而立,四週散落著商鋪。戲臺破敗,但殘存的彩漆與精巧繁複的花紋暗示著它的輝煌歲月。站在街心的樹下,仿佛能看到商旅往來、絡繹不絕的熱鬧市集與充滿民族特色的古樂歌舞,做生意的、拜神求佛的、唱戲的,都能在這裡尋到自己的一片天地。這裡萬物靜默無言,只任人想像、描摹曾經的輝煌。由寺登四方街的三條街出發,可以抵達大唐、南詔、吐蕃等地,這裡戰時是交界的緩衝地帶,和平時又是商貿往來的必經之處。

商貿往來促進了文化發展,劍川素來有文獻名邦之稱,身處於其中的沙溪古鎮也不例外,寺登四方街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集市,有完整無缺的戲院、旅館、寺廟、大門,使這個連接西藏和南亞的集市保存得相當完備。除此之外,保存完好的白族文化、“阿扎力”佛教、洞經古樂、木雕與石雕技術也使沙溪擁有了豐富的內涵與底蘊。

行走在古老的巷道裏,總覺得該有一支馬隊從身邊不緊不慢地經過,細碎的馬蹄聲、清脆的銅鈴聲與集市的熙攘混在一起,騾馬馱著貨物吃力地越過玉津橋,趕馬人揮舞著馬鞭,看見城門近在眼前,便心裏一喜。他們因城鎮而喜悅,殊不知城鎮也因他們而成為歷史。

這裡是沙溪古鎮,是一個值得被人了解、被人銘記的世外桃源。(王馨穎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