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付麗紅又出新作 茶舞之韻裏的道教文化“其元”

時間:2019-04-12來源 : 中國網七彩雲南作者 : 馬琛

4月11日,付麗紅對外發佈又一個新作品《其元》,這是一部以道家思想為主題的茶文化片,付麗紅憑著對茶的癡迷和自己對藝術創新的堅持,再次完成了一部靈魂深處的經典之作“其元”。

付麗紅介紹,《其元》,落魂于茶中,遊走在道中。取其茶之靈,悟其元之心。故相而不改,無得安其身!

付麗紅認為的茶道,其實就是人們在飲茶過程中所貫穿的理念精神和道德觀念,它是茶人的自我修養、處世哲學、審美情趣等的集中體現。

她表示,陸羽《茶經》的問世,促使中唐以前的粗放式飲茶轉變為藝術品飲,標誌著中國茶道的初步形成。從魏晉南北朝時期茶道的萌芽,到中唐時期茶道的最終形成,處處打上了道教思想的深刻印跡。道家的自然天道觀與陰陽五行學説,道教所提倡的清靜無為、順應自然、崇簡抑奢觀念,以及致虛守靜的修養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茶道的形成和發展産生了影響。

“茶生於名山大川,承甘露之滋潤,蘊天地之精氣,大自然賦予其清新恬淡之秉性與恬靜超脫的情懷,這與道家淡泊、清靈的心態深相契合。”付麗紅説,因此,道家的“致虛守靜”觀念,自然而然地滲透到茶道中來,成為中國茶道最基本的精神之一。這種觀念在茶道中表現為“茶須靜品”,也就是説,人們在飲茶之時,通過營造一種寧靜氣氛和空靈虛靜的心境,讓茶的甘芳靜靜地浸潤心田肺腑,使每一個茶人的心靈在虛靜中顯得空明,精神在虛靜中得到昇華與凈化,思維在虛靜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達到物我相忘、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唐代詩人溫庭筠有詩云:“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洞花入林水味香,山月當人松影直。仙翁白扇霜烏翎,拂壇夜讀《黃庭經》。疏香皓齒有餘味,更覺鶴心通杳冥。”《西陵道士茶歌》詩中向人們展示了一個虛靜空明的茶道境界,這是以致虛守靜為旨歸的道家思想影響的必然結果。

“唐代茶聖陸羽所著的《茶經》,也明顯受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的深刻影響。”付麗紅表示,有論者曾經指出,道家思想是《茶經》的哲學基礎,這是很有見地的觀點。陸羽曾經説過:“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茶經·一之源》這句話一向被後人所津津樂道,其涵義與道教的崇簡抑奢信條何其相似。陸羽設計的風爐,則貫穿了易經八卦和陰陽五行學説。風爐用銅鐵製成,如古鼎形。它有三足,一足鑄“坎上巽下離于中”,意思是煮茶時把水坎放在上面,風巽從下面吹入,火離在中間燃燒,所説的是煮茶的原理。一足鑄“體均五行去百疾”,意思是飲茶使五臟調和,百病不生,所強調的是飲茶的功效。

付麗紅説,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縮影,是儒、道、釋文化的有機統一。茶道起源於中國,古人在唐或唐以前,就已將飲茶作為修身養性之道。事實上,中國茶道並沒有局限於以茶道修身養性,而是積極地去發現茶飲與人類健康之間的關係。飲茶是一件亦簡亦繁的事情,簡單時只需放茶、倒水兩個動作就可以了。而在較正規的場合,飲茶的儀式比較複雜,注重禮儀、情趣和意境,這正體現了茶道中庸、和諧的精神。

《其元》這部作品,是付麗紅從學習茶藝,到編導、教授茶藝,再到茶舞的研究、創編和推廣茶文化的又一個旅程碑。她用《其元》這個道教文化題材作品,講述了茶道與道家文化的精髓,讓廣大愛茶人士能更好的了解茶文化。

藝術是不用編導的,付麗紅一直在嘗試茶藝美學不同形式的實踐。無論是微電影還是茶舞創作,還是茶品研發,都在用不一樣的視角詮釋著她對茶的這份摯愛。(馬琛)

(責任編輯:黃俊飛)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924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