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加入收藏手機版|桌面下載|郵箱登陸|論壇註冊|站點導航定制
 

賞尼西風光 看全景尼西

發佈時間: 2018-10-22 16:48:12   |  來源: 七彩雲南   |   作者:崔永江   |  責任編輯: 黃俊飛

 

從香格里拉城區出發,沿214國道向德欽方向,經過依拉草原,翻越茨布拉卡埡口,映入你眼簾的是一片雲霧繚繞、仙境一般的神奇世界!恭喜你,你已進入香格里拉市尼西鄉。

尼西鄉位於香格里拉市西北部,北與本市東旺鄉、格咱鄉山水相連,東接建塘鎮,南鄰五境鄉,西以金沙江為界與德欽縣奔子欄鎮奪通村隔江相望,西北與四川省得榮縣子庚鄉毗鄰。居於南北長、東西窄的狹長地段,南北直線距離67千米,東西直線距離19.5千米,幅員845平方千米。

進入尼西,你會首先看到這樣的風景:

或者是這樣的,山頂上趴著各種各樣的雲:

眼前那座山就是尼西的崩赤神山。

下雨時,你會看到這樣的風光:

美麗的藏族村落掩映在雲霧之下:

它就是尼西最美麗村落——塘浪頂。

如果下了一夜的雨,早上天晴,你剛好從香格里拉市區過來,那麼你會看到這樣的景象:

就問你美不美麗,動不動心?好多人是邊走邊拍照。但是,在國道上行車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不然很危險。

好在214國道路邊有不少停車觀景的地方,比如你看到有個通往“崩池南當”的叉路,它對面的停車處就是觀看塘浪頂的最好位置。如果你為了看風景,也不急著趕路的話,建議你沿著崩池南當的上山路一路往高處走,一直走進山上的崩赤南當小村,回望塘浪頂,你會看到更加美麗的景象:

既然都來到這裡了,何不爬到崩赤山頂上看看呢?當然,你必須是越野車,因為進村之後再往山頂上走就沒有水泥硬化路了,但是,以後這條路還會硬化的,因為已經列入鄉村旅遊規劃中了。

繼續往崩赤山頂方向一直到沒有路的時候,下車徒步進入森林,你會看到滿地都是各色菌子,一頓狂拍,拍完就走,反正不要去採。

朋友們説,這個掃把菌是可以吃的:

大約徒步半小時,穿過森林,就會到達海拔4030米的崩赤山頂。山頂上有佛塔,有香爐,尼西各村的藏族同胞每逢重要的節日都會來這裡朝拜轉山。這是崩赤神山山頂的360度全景圖:

西南方向可以看到金沙江:

壯美山河,一覽無余。

下山已是中午,尼西土鍋雞是必吃的美食!當地有句名言:尼西雞是會飛的雞,飛起來會拐彎的雞!你見過肺活量這麼大,能飛2米多高,放養在海拔3000-4000米的山區,竟然沒有高原反應的雞嗎?所以人們説,尼西雞是飛雞中的戰鬥雞!

而且每只尼西雞都戴著腳環,這是它們的“身份證”。掃碼腳環上的二維碼,這只雞在哪出生、是由誰養的、怎麼養的、什麼時候打過疫苗、又何時檢疫過,一目了然!當然,你必須認準“森吉尼達”這個綠色商標,這才是正宗的尼西雞。

尼西雞是藏雞的一個類型,藏語稱“龍巴下”。以藏雞錄入(1989年)《中國家禽品種志》,在2000年和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畜禽資源保護品種名錄”。主産于雲南省香格里拉市尼西區,故稱尼西雞。尼西雞是當地群眾在自然生態條件下經長期閉鎖選育,逐漸形成的具有體輕、翅和尾羽發達、善飛等特點的優良地方品種,抗寒耐缺氧能適應當地高海拔、氣候寒冷的自然環境,更加讓尼西雞肉質鮮嫩、風味獨特。

尼西雞1995年被列為全國名雞,雲南省三大名雞之一。尼西雞抗病和抗寒能力極強,但體型十分小,成年雞體重只有公斤左右。這就解釋了它為什麼會飛,而且能飛很高的原因。

母雞年産蛋一般80枚,雞小,其蛋亦小,只有普通雞蛋的一半大小,但非常鮮美可口,深受消費者青睞。

尼西雞必須用尼西土鍋燉制才美味可口。

説到尼西土鍋那就必須説一説——

尼西黑土陶

尼西鄉湯堆片區黑陶製品歷史悠久,從挖掘石棺墓中就有黑陶製品,而從人類歷史看,尼西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人類活動,且已經有黑陶製品的生産工藝,並一直在民間流傳至今。

尼西湯堆片區特有的土質成為尼西生産土陶的唯一基地,這裡的陶器製作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沒有轉輪,用手捏制;二是不用燒窖,直接在地面燒成。這兩個顯著特點大大降低了生産投入成本。

黑陶製品規格各式各樣,種類繁多。而今隨著市場需求,黑陶製品已由原來的土鍋、土罐、土火盆等增加到煙灰缸、花瓶、灑杯等80多個種類,而且工藝越來越精。

黑陶製品是藏家日常生活用品之一,擁有較為廣闊的消費市場,産品既有實用性,又有觀賞性,黑陶製品中以土火鍋最負盛名,用其烹燒湯菜,食之味美可口,早已遠近聞名。製成的黑陶器上,還經常採用瓷片鑲嵌的裝飾手法,顯得格外實用別致。産品除了滿足本地區外,少部份還遠銷到西藏、四川甘孜等藏區。

近年來,隨著香格里拉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同時帶動了尼西鄉特色産業的發展,尼西黑陶製品也深受國內外遊客的青睞。

2008年,尼西黑陶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尼西情舞

尼西情舞是尼西的一種古老的歌舞。又叫“龍巴祥昌”,龍巴,即尼西地區的藏語稱呼。尼西情舞的基本特徵是:跳躍、踏步、舞袖為主,手從腳動,順手順腳。具有獨特的舞蹈韻律及奇異的音樂風格,保存了尼西藏族的古歌古舞的神韻,為尼西所獨有。

自古以來,尼西情舞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逢過年過節,婚嫁誌喜、恭迎恭送權貴佳客,當地百姓就穿起鮮艷的藏族服裝,唱情歌跳情舞。

尼西情舞以它熱情、雄健、奔放的特色原汁原味地展示藏民族生性豪邁、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個性,與藏民的生産、生活的自然環境交相輝映,成為藏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活化石。

尼西情舞具有民間性、娛樂性,更具有特殊的地域特色,反映了生活在河谷地區藏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開發價值,因而得到人們的認可,使廣大外來遊客産生了濃厚的興趣,掀起了跳尼西情舞的熱潮。

為了進一步傳承、發揚光大流傳了千年的尼西情舞,今年尼西鄉還成功舉辦了首屆尼西情舞節。

尼西桃花

每年清明節前後的約半個月時間內,尼西境內的桃花就會盛開,美不勝收。

這是老尼西一帶的桃花航拍,桃花與藏房為伴,再加上紅土地映襯,分外美麗:

大樹桃花與遠處的雪山相映,再加上眼前的紅色土地,引得遊人流連忘返。

在214國道觀景臺居高臨下觀賞湯堆片區的桃花:

尼西向日葵

而到了每年的七、八月份,尼西的向日葵又會盛開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近年來,尼西鄉依託優美的生態資源,因地制宜,種植向日葵(油葵)。

尼西向日葵主要分佈在湯滿村和新陽村的老尼西一帶。

金燦燦的向日葵在田野中綻放,引的外地遊客紛至遝來。

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間,大片的向日葵迎風搖曳,生機勃勃,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九月,當向日葵花謝幕之際,大片的波斯菊又開了!

冬天,尼西則被四週的雪山環抱,白雪皚皚。

飄雪時,它是這樣的:

晴天時,崩赤神山的山頂上,經常飄著雲朵。

而在雨季,崩赤神山以及四週常常被雲覆蓋。

沿著214國道行駛在尼西境內,雲霧像潔白的哈達飄在山間。這樣的景色你會經常看到:

尼西是香格里拉市境內金沙江河谷中最典型的幹熱河谷地帶,7月平均氣溫13.9℃,1月平均氣溫零下2.9℃,年平均氣溫6.2℃,年降水量520毫米,無霜期124天。但因地形的垂直立體分佈,最高點為巴拉格宗雪山海拔5545米,最低點為金沙江邊江東村美丁海拔2100米,海拔高差3345米,垂直立體氣候明顯。下圖為尼西鄉新陽境內的214國道和金沙江,江對面屬於德欽縣奔子欄鎮奪通村:

隨著海拔的升高,依次有河谷亞熱帶、山地暖溫帶、山地溫帶、山地寒溫帶、高山亞寒帶和高山寒帶六個氣候帶,加之地形複雜,小氣候、小環境交錯鑲嵌,“一山分四季,隔裏不同天”。

植被、土壤、動物、植物、農作物、畜禽品種均呈立體分佈。

全鄉由幹熱河谷、二半山區、高寒山區三種氣候形成,境內有湯滿河、崗曲河2條金沙江支流。圖為巴拉格宗的香格里拉大峽谷,峽谷中的河流就是崗曲河。

著名景區巴拉格宗就在尼西鄉境內。

巴拉格宗景區是一種無所言喻的大美,峽谷、河流、雪山、草原、湖泊以及絢麗多彩的藏民俗文化囊括于其中,更有天然形成的香巴拉佛塔,堪稱一絕。

冬天的巴拉格宗,更像是一個童話世界。

通往巴拉村的神奇天路。康巴漢子斯那定珠變賣23餘年打拼出的數千萬家産,憑著一股韌勁用十年在故鄉的懸崖上鑿出一條“天路”,從此打開了巴拉格宗走向幸福的大門。

尼西鄉是自古以來久負盛名的藏區茶馬古道,現仍是內地通往西藏、尼泊爾、印度等地的交通要道。尼西是一個散發著多元文化重疊的故鄉,從地下數以千計的石棺墓群到地面上流傳甚廣的尼西情舞、大鍋莊、黑土陶、精美的木器製品及其絢麗的民族服飾都蘊藏著重要的文化參考價值,尼西的民族文化奇妙地保存了藏、普米、納西民族的古老神韻,當今尼西人所跳的情舞傳説就是格薩爾王手下的一名將領所創。

近年來,香格里拉推出了尼西一日遊線路,人們可以深度體驗黑陶製作,吃尼西土鍋雞,跳尼西情舞,賞尼西風光。作為普通遊客,有了上述資訊,就基本可以玩轉尼西了。

作者利用今年挂包尼西鄉之機會,跑遍了尼西鄉的所有村落,下面再帶你走進尼西的各個村落,看看尼西全境。

尼西鄉政府駐地崩書塘,海拔3160米,距香格里拉市區37千米。下轄幸福、新陽、湯滿、江東4個村民委員會,47個村民小組。2018年,全鄉共1306戶,總人口6847人,藏族人口占98.56%。

尼西雄踞雪山叢中,山高谷深,北有巴拉格宗、岡共喀,中有崩赤,東有雜久、下久,南有崗木、錯母目、岡火諾,193座海拔3000米以上雪山林立境內,每5平方千米有1座海拔3000米以上雪山;金沙江和崗曲峽谷深切于海拔2500米以下,環繞鄉境西部和北部,雪山峽谷,雄奇險峻。

尼西鄉政府、新陽村委會駐地。

新陽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主要分佈于崩赤山東北和西南兩側,山東北一線有塘升、南當、老尼西、葉卡、灰批、槍朵、具司頂共7個村民小組。這一帶地勢比較平緩,鄉政府至老尼西一帶,屬於喀斯特地貌,裸露的山體及土地呈紅色。

其中老尼西處於尼西鄉的中心位置,以4月桃花、8月向日葵、9月波斯菊而聞名。

崩赤山西南這一面有臘仁、四立頂、布卡、開中、西歸共5個村民小組。這邊是典型的金沙江幹熱河谷地帶,山高坡陡谷深,海拔落差大,布卡在金沙江邊位置最低,開中略高,四立頂、西歸位於高坡之上,臘仁幾乎位於高高的山頂,G214國道貫穿期間,垂直立體氣候非常明顯。以金沙江為界,對面為德欽縣奔子欄鎮奪通村地界。下圖為通往臘仁的盤山路:

站在高高的山頂上,可以一覽金沙江河谷風光。新陽村的産業主要有:中藥材種植(主要依託三草公司帶動),尼西雞養殖(依託森吉尼達公司帶動),冬早馬鈴薯,油葵,油橄欖,蘋果,核桃,仙人果等,公路沿線餐飲業尼西土鍋雞。

湯滿村,共有13個村民小組,分佈于214國道和尼塔路之間以及湯滿河一線,13個村民小組分別是:哈拉、湯堆上、西木古、都吉古、湯滿下、湯滿上、角木、基依、開古、塘浪頂、布蘇、崩赤南當、申塔。

從香格里拉城區沿G214國道進入尼西的第一個村就是湯滿村的哈拉組,位於哈拉大橋左下側,這裡曾經有過一個滑雪場,因運營成本太高已關閉。

繼續往尼西方向前進就會看到左側湯堆片區的三個村民小組,可以站在214國道路邊的觀景臺上居高臨下欣賞這裡的藏村落或是桃花盛開或是雲霧繚繞,尼西黑陶的發詳地就在這裡。若進村就要從前方的岔路口向左拐到維西方向,通往維西縣的尼塔路(尼西-塔城)在湯堆這裡拐了一個大彎。湯堆片區是尼西鄉乃至香格里拉最美村落之一,發展鄉村旅遊前景廣闊。

湯滿村的産業主要有:尼西黑陶(湯堆片區),公路沿線餐飲業尼西土鍋雞,冬早馬鈴薯,湯滿蘋果,玉米、油葵,油橄欖,核桃等。

幸福村,共有15個村民小組,分佈于老214國道(西景線)的幸福大溝中,分別是:康薩、開香、木茸、奔東、南哈、形朵、上橋頭、巴拉、三家村、崩頂、祖木頂、克當、祖史、吳西龍、達史。

幸福村是典型的幹熱河谷區域,山高谷深植被少,可耕地基本都處在山谷底部。開香石棺墓葬群的發現,鑒證了尼西鄉悠久的歷史。

上橋頭老村由於2013年“8.28”、“8.31”兩次地震成為危房,整村搬遷至移民新村。

上橋頭老村還有一座紅軍橋。

通往巴拉格宗的公路就從上橋頭老村經過,而後穿過香格里拉大峽谷就會來到巴拉格宗核心景區的巴拉組,如今巴拉組的村民都已經搬遷至山下生活,巴拉村被景區改造成一座土司莊園和藏族村落博物館給遊人展示,來巴拉格宗景區的遊客可以在這裡餐飲或住上一宿,而巴拉組的村民們幾乎全部在景區工作。

這些都歸功於巴拉村出了一位傳奇人物,全國道德模範、CCTV年度慈善人物——斯那定珠。

幸福村的産業主要有:大棚蔬菜種植、小樹辣、冬早馬鈴薯、玉米、小麥、青稞,尼西雞養殖,黃果,核桃,木碗木器製作等。

幸福村小樹辣喜獲豐收 胡正東 供圖

幸福村小樹辣,村民正在採摘,胡正東 供圖

江東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分佈在金沙江以東沿江區域,從北到南依次為:江東農、居加、勝利、國光、西丁各、落它、美丁。

居加是沿尼西至塔城公路通過的第一個江東村小組,位於尼塔路下方。

江東村委會位於勝利小組,無人機航拍這個金沙江河谷,尤為壯觀!

國光則是要從勝利前方向左拐進一個深山峽谷之中,四面環山,風景秀麗,是一個發展鄉村旅遊的好地方。

沿尼塔路繼續向南,路邊的移民新村就是西丁各和落它小組,從原來的深山中整村移民搬遷而來,乾淨整齊,交通便利。

江東村最南端的一個小組是美丁,也是尼西鄉最南端的一個村落,也是尼西全鄉海拔最低之處(海拔2100米)。

江東村的主要産業有:冬早馬鈴薯,蔬菜,玉米、小麥、青稞,油橄欖,核桃,蘋果,黃果,仙人果等。

尼西的發展歷史悠久,形成了獨特的傳統手工業。因全鄉荒山荒坡較多,可耕地少,導致全鄉剩餘勞動力較多,為實現部分勞動力就地就業,大力發展尼西傳統手工製造業,成立黑陶合作社21家,成立木碗製作公司3家。尼西鄉作為香格里拉市“西大門”的重要出口,依託交通區位優勢及黑陶傳統手工業,大力發展特色産業湯堆一日遊、江東214線綜合服務站及巴拉格宗景區區域旅遊,通過發展服務業,促進百姓增收,同時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

好景出在山水,好味源於鄉野,盛情莫過農村。目前,尼西鄉緊緊圍繞加快推進城鄉協調發展的戰略佈局,牢固樹立“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以改善民計民生為根本,以精準脫貧攻堅為契機,以推進鄉村建設、發展鄉村旅遊、全域旅遊為目標,立足實際,創新思路,正在著力打造經濟穩定增長、生態持續好轉、文化旅遊健康發展的美麗鄉村。(崔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