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可貴,學業更不可荒廢

發佈時間: 2018-07-09 09:37:03 |來源:錢江晚報 | 作者:高路 |責任編輯: 孟君君

 

近日,某高職院校創業學院副院長的一段講話視頻在微網志上熱傳,並引發了巨大的爭議。視頻中,他説:在學生的創業路上,學校的政策是非常給力的。在政策推出之前,有一個學生,因為創業,7門課不及格,到最後學校研究給他如期畢業。不光如此,還被推薦為浙江省優秀畢業生。他還説,“學生可以用創業的業績來申請某些課程免修、免聽、甚至免考。”

為了鼓勵創業,學校可謂誠意十足,不但降低了畢業門檻,還拿出了全省優秀畢業生的推薦名額。學校的願望簡單樸實,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鼓勵更多的學生挑戰人生。而且,學院本身就叫創業學院,既然取了這個名,就要在成果上有所體現。可是,這裡面仍然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如何調和創業和學業的矛盾,避免顧此失彼走了極端?如何對學生負責?對於這些問題,如果不説清楚,學校心裏沒個底,恐怕不是什麼好事。

首先值得追問的是,創業這種事,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嗎?創業學院就能出創業者,這跟作家班一定能出作家一樣,是一件不靠譜的事。我理解的創業學院,不是一門心思奔創業,而是在學好學業的基礎上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取創業學院這樣的名字可以,但切不可就此背上沉重的創業包袱。為了創業而創業,荒廢了學業,這是舍本逐末了。

更重要的是,當一個學校有兩個完全不同的考核標準時,到底聽誰的好呢?會不會導致這樣一種副作用:既然學業不重要,挂科7門居然也能畢業,而且還能拿走優秀畢業生,那麼大家都不學習,都去創業好了。問題是,創業這種事,失敗的概率是很高的,當這些失敗的學生,學業上無所建樹,創業上又乏善可陳,背著一堆不合格的學業成績時,畢不了業怎麼辦?哪怕勉強畢業了,沒學到什麼東西的情況下,他又該怎麼面對畢業後的生活?

從對學生負責的角度説,這並不是一種理想的做法。其實,好學生和好的創業者原本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對於一個好的創業者,完全沒有必要用好學生來評價他,我們有很多方式來鼓勵這樣一種精神。而且,好學生和好的創業者之間也並非不可調和。好的創業者完全可以,也應該是一名學業上的好學生。不要拿喬布斯、比爾·蓋茨來説事,這只是個案,對大多數學生而言,學業始終是最重要的,教育者尤其需要堅定不移地告訴學生這一點。

現在,很多地方和高校都為鼓勵大學生創業出臺各種措施,提供了各種優越的環境,但有一點應該成為共識,不能失去理性,不能為了迎合而失去原則;不可違背了教育的本意,丟掉了教育的責任。

成功了就可以,倡導這樣一種價值觀,對一個學生而言,是非常有害的。學校的這種做法很容易給人一種趨利的印象,為了成功可以不顧規矩,可以犧牲規則,為了一兩個人,可以忽視大多數人的利益,一旦在學校中形成這麼一種風氣,可能傷及教育的根本。

教育必須要秉持理念,要培養什麼樣的學生,要教會他們什麼東西,對正確的事不但要堅持,還要高標準嚴格要求學生,不能為了創業降低標準,甚至不要標準,要不然,眼下看來不錯,出了一個成功的創業者,讓人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但長遠看,荒廢學業,不務正業,畢業生品質下降,就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了。(高路)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