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要從知識傳授轉型為能力培養

發佈時間: 2018-07-04 09:18: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劉晶晶 |責任編輯: 孟君君

 

眼下正值高招季,一大撥00後學生即將邁進高等院校。而迎接他們的或許將不再是“熬過高考後的解放”,或別人口中“輕輕鬆鬆的大學”。隨著“雙一流”建設的進展,國內高校正在從各大排行榜的比拼中慢慢轉身,將目光重新聚焦于本科人才培養,回歸本科教育,向著一流本科進軍。(《中國青年報》7月2日)

高校一直以來都是人才培養的高地,但是,近年來頻頻出現的“最難就業季”新聞,讓考生及家長對填志願這件事十分謹慎,網路上也經常出現各種填專業指南,似乎選一個理想的專業就能一勞永逸。看重畢業的前景本身無可厚非,但過渡渲染這種價值取向,容易導致唯學歷論和以就業為導向的功利化色彩,偏離了教育的本質,不能真正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將本科的教育從單純知識的傳授轉化為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很有必要,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培養具有大智慧的人,培養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方式。

儘管社會在不斷發展,但是人性是不變的,比如很好的共情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洞察能力、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這些都是任何時代都需要的稀缺的能力。所以,人才的培養也應從人才本身的角度出發,激發他本身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而不是培養模式化的人。

純粹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模式會導致人生格局小,目光短淺,享受不到學習本身的樂趣。更可怕的是,當對所學專業不夠了解時,對專業的認知來自於家長、長輩以及媒體的間接印象,而不是自己內心的認同,因此很容易形成思維惰性,也就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

所以,在本科教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將學習看做一個過程,而不是為最後的分數,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在大學時無意間學習了一門書法課,沒想到後來字體成了Mac的一個核心優勢,他本人也由此培養了非凡的藝術品位。當享受學習本身的樂趣時,往往能全力以赴,而不是看著什麼好就去學什麼,最後卻淺嘗輒止或者怨天尤人,抱怨是家長讓自己選了不喜歡的專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理念的更新應該走在前列。在當下的資訊的時代做好教育,不僅需要教師給學生傳授專業的知識,更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通用能力,使他們能夠獲得直面社會的勇氣。(劉晶晶)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