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學歷學位認證收費,降低社會成本

發佈時間: 2018-06-28 10:16:28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 孟君君

 

在“放管服”改革與“網際網路+”時代,“收費+紙質”的認證方式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關口。

27日,新京報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通知,決定自2018年7月1日起,全面取消國內高等教育學歷學位認證服務收費。據悉,教育部已將學歷學位資訊數據庫接入國家數據共用交換平臺。下一步,將大力推廣電子查詢認證服務,進一步簡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品質。

對於這一消息,可以用“終於”等到來形容。過去多年,不少企事業單位,不僅招聘時需要求職者出示學歷學位認證證明,員工職評、加薪、提乾等環節,也都要求在學歷和學位證書之外,要提供線上下或線上申請的紙質認證證明。這一“約定俗成”的規則,不僅增加了各類活動中的社會成本,也還催生了“跑斷腿”式折騰,甚至還出現過學歷認證的假仲介,令一部分人上當受騙。

從下個月開始,學歷學位認證服務將取消收費,下一步相關部門還將推廣電子查詢認證服務,均契合社會需要。

此前,對於學歷學位認證,公眾一直有不少疑問。甚至對於這項認證的必要性,許多人也不認可。此前就有網路調查顯示,近八成網友認為學歷認證沒有必要。

不可否認,學歷認證服務的誕生,有著特定的時代背景。如據媒體報道,最早推出認證的初衷是為了防止假冒偽劣學歷證書。特別是在2000年前後,中國留學生回國現象開始增多,由於資訊不對稱性造成的學歷學位造假現象也確實不容忽視。為規避這一風險,學歷學位認證便應運而生,隨後逐漸發展為企事業單位在招聘等領域的標配要求。

但儘管如此,這一收費的認證服務,還是存在著諸多讓公眾困惑的疑問。尤其是它的收費,最讓人無法理解。

一方面,一次認證服務的標準收費就接近百元,而有媒體曾統計發現,國內高校畢業的研究生如開具一整套認證,即本科、研究生的中英文學歷認證報告、中英文成績單各一份,花費甚至超過1000元。這不僅直接增加了大學畢業生的負擔,其每年達數億到數十億元的總收費,最終流向和用途如何,也難免留下疑問空間。

另一方面,若説為最大程度壓縮學歷學位造假的空間,相關認證確有必要,那麼,為何上網2元錢就可以查詢到的資訊,非要額外支付更多的費用去獲得一張紙質證明?

再者,要看到,若學歷學位在標準證書之外確需再次認證,也不能把認證的義務和成本轉嫁給學生,而是應作為教育部門的一個配套的標準化公共服務推出。比如,通過線上化查詢即可獲得及時化的電子認證資訊。換言之,免費時代的學位學歷認證,服務反而要做得更好。

因此,在“放管服”改革與“網際網路+”時代,“收費+紙質”的認證方式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關口。這次取消收費,邁出了關鍵性一步。而大力推廣電子查詢認證服務,進一步簡化認證服務流程,更是必須加快跟進的改革。

其實,取消學歷學位認證收費,或也可以在其他領域“舉一反三”。能夠通過電子證明實現證明效力的,就應該允許並開通線上證明,而不能必須要求紙質證明。

這是“放管服”改革的題中之義,也是公共服務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公共服務也需“借技術而上”。有些服務,技術上不是難事了,關鍵就在於服務理念的轉變。這次取消學歷學位認證收費,就是一次服務理念轉變的體現。(社論)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