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受訪者擔心使用照片特效程式會洩露個人資訊

發佈時間: 2018-06-14 10:48:05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 |責任編輯: 曹洋

 

近兩年,每逢節日,網上就會出現一些相關主題的照片特效變身程式。網友上傳照片後,程式會進行加工做出特別效果。但通過這種方式,這些程式也在蒐集著人們的資訊。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93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7%受訪者使用過照片特效程式,81.0%受訪者擔心照片特效程式會洩露個人資訊。要減少使用照片特效程式帶來的個人資訊洩露問題,65.1%的受訪者認為程式發佈者只有得到用戶授權後才可以收集用戶個人資訊,51.9%的受訪者提醒用戶提高資訊安全意識。

受訪者中,00後佔1.1%,90後佔32.2%,80後佔49.1%,70後佔13.2%,60後佔4.0%。

53.8%受訪者會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特效程式生成的照片

趙園(化名)是北京某高校研究生,她經常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佈特效程式生成的照片。“尤其在節日期間,我的朋友圈會被相應主題的照片刷屏。我看到以後也會參與,挑出好看的發到朋友圈裏”。

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劉鵬(化名)覺得照片特效程式很受歡迎。“我媽媽也經常在微信群裏發這類程式加工的照片,大部分程式都給照片加了美顏效果,可以讓人看起來精神很多。”劉鵬説,他剛開始對這些程式也很感興趣,但後來出現了很多類似的應用程式,新鮮感就弱了。

調查顯示,72.7%的受訪者使用過照片特效程式,27.3%的受訪者沒有使用過。53.8%的受訪者會在社交平臺上分享這些程式生成的個人照片,25.0%的受訪者不會,21.2%的受訪者表示説不好。

調查顯示,50.6%的受訪者覺得照片特效程式很有意思,可以加工出風格多樣的個人照片,41.4%的受訪者覺得這類程式同質化嚴重,千篇一律,40.1%的受訪者指出一些商家把照片特效程式當作行銷手段,28.7%的受訪者擔心照片特效程式擅自收集和使用用戶個人資訊。

趙園發現,雖然大部分照片特效程式會提醒用戶,使用程式需要提供微信頭像和昵稱,還有的會有用戶資訊使用方面的説明。不過,這些説明文字很小,也很長,如果用戶不同意授權就沒法使用。“最終哪些資訊被收集了,我還是不清楚”。

“通常這些程式對上傳的照片有要求,比如要求臉部清晰、不能是側臉等。”劉鵬覺得,用戶在程式使用方面處於弱勢,資訊傳上去了,怎麼用自己就控制不了了。

調查顯示,22.4%的受訪者在使用照片特效程式時看到了收集個人資訊的提示,也知道哪些資訊被收集了,50.2%的受訪者看到了相關提示,但並不知道哪些資訊被收集了,17.0%的受訪者沒有看到相關提示,10.3%的受訪者對此從沒留意過。81.0%的受訪者擔心照片特效程式會洩露個人資訊,其中16.9%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擔心。

“這些程式的使用過程涉及個人資訊的收集,比如照片、基本資訊等,這些資訊具有識別性,因而存在一些敏感資訊洩露的問題。比如,如果照片被人拿去濫用或者做假證,就有可能造成個人的損失。”北京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周慶山指出,目前對資訊服務公司的規範比較弱,如果公司在收集資訊後能妥善保管,就會減少資訊洩露的可能,但如果公司本身不夠正規,對收集到的資訊保管不力,就會存在資訊洩露或被濫用的可能。

65.1%受訪者認為程式發佈者只有得到授權後才可以收集用戶個人資訊

周慶山指出,目前應用軟體的資訊收集聲明還缺乏一定的規範。“現在很多聲明寫得非常繁瑣。這些聲明通常是律師設計好的,還有一些免責條款,有的甚至給自己設定一些有利的條款,這樣的聲明本身就屬於霸王條款,是不合理的。但很多用戶並不一定能夠非常清楚地了解這些聲明。因此我覺得需要有統一的標準,讓用戶清楚知道哪些資訊被收集使用了。另外,對於一些互動性的程式,聲明的形式也可以進行一些創新。目前可能很多人並不了解或者沒有打開看過類似的聲明,可以採用一些其他的形式讓用戶知曉其內容”。

劉鵬對記者説,對於包括照片特效程式在內的程式或應用,不打算再用的時候,他都會取消對程式的授權,“我還提醒我媽媽,讓她選擇一些大平臺做的程式,這樣相對來説放心一些”。

要減少使用照片特效程式帶來的個人資訊洩露問題,65.1%的受訪者認為程式發佈者只有得到用戶授權後才可以收集用戶個人資訊,51.9%的受訪者提醒用戶提高資訊安全意識,44.3%的受訪者希望程式發佈者明確告知用戶會收集哪些個人資訊,36.9%的受訪者建議規範程式發佈者使用用戶資訊的行為,26.9%的受訪者建議對洩露用戶資訊的程式發佈者進行懲罰。

周慶山認為,提供類似程式的公司應該遵守相關的規範,用戶也應該謹慎對待所要提供的資訊。“首先,用戶在使用程式時應該了解其來源,因為現在有一些程式在朋友圈裏被轉發,有的可能有病毒,還有的是釣魚網站。其次,用戶要意識到自己在使用程式時,上傳的資料可能被傳播到其他地方。有的資訊比較敏感,像照片、所處位置、消費記錄以及身體指標資訊等。可能有人拿到這些資訊後會將其組合起來,做違法的事情。隱私保護也存在一個個人選擇的問題,如果有些資訊你不願意公開,那就不要使用程式”。

周慶山強調,用戶應該合理地把握好個人資訊的隱私邊界。“有的人對這方面的知識、技術都比較了解,他的隱私邊界意識也就強一些,公佈自己隱私的可能性就會低一些”。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