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網紅減肥藥”有人管嗎?

發佈時間: 2018-06-08 10:00:48 |來源:新京報 | 作者:然玉 |責任編輯: 孟君君

 

在社交平臺,熟人之間的社交紐帶和信用背書為“網紅減肥藥”買賣的紅火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日,據新華社報道,江蘇淮安市民朱女士在網上購買了一款“網紅減肥藥”,按要求每天服用三包,沒想到兩天后全身無力,頭暈、心慌、嘔吐,可體重一點沒減掉。後經權威部門檢測,減肥藥中含有西布曲明等違禁成分。

網紅減肥藥被曝添加違禁成分,類似事件已是屢見不鮮。其主要銷售渠道是微信等社交網路平臺,核心玩法就是“朋友圈分享”“熟人圈子口耳相傳”以及一對一的私下交易。正如“一位微信簽名為‘月瘦8至20斤’的原料供貨商説得那樣,”來我這拿藥的人心裏都清楚,國家不讓賣。但是在社交平臺,熟人之間的社交紐帶和信用背書為網紅減肥藥買賣的紅火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顯而易見的是,權威的公共監管目前尚無法介入具體、微觀的私人社交場景內。社交與電商的深度鑲嵌,讓一切變得棘手起來。

與傳統的假藥案相比,這些案件所具有的新模式很容易讓其躲過監管,其“辦案取證過程奔波輾轉多地、延宕多時”,巨大的執法成本也讓警方意識到“僅靠事後打擊遠遠不夠”。

傳統意義上,一切藥品都有一套完整的監督鏈條,這涵蓋了從廠家、經銷商到終端零售的全過程,包括藥品的廣告投放、落地行銷種種,也有一套完整的規範和嚴格的執法約束。然而,“通過網路社交軟體一對一私下分銷、零售和支付。最後,用快遞郵寄”的社交類電商交易模式完全繞開了市場監管部門的既有監管。隱藏在對話方塊和微信群裏的“推銷”和“買賣”,幾乎並不能被識別,這幾乎構成了游離在法律之外的獨立市場,沒有是非、對錯和規矩可言。

問題“網紅減肥藥”並不是孤立的存在,與之類似的,還有來歷不明的“私家食品”,以及涉嫌侵權的高倣大牌……商品社會的遊戲規則和價值秩序,在電商社交化的風潮之下,瞬間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基於此,除了加強警方的嚴厲打擊、構建對電商企業、社交平臺的追責機制之外,還要寄希望於監管部門變革傳統的監管方式,構建針對電商、社交平臺的監管體系;促使電商、社交平臺在打擊假藥、假貨方面發揮作用,比如説不妨對交易頻繁的個人第三方支付賬戶加以預警,通過大數據用戶畫像等技術,為監管部門提供數據支援,進一步明確社交平臺的管理責任。

社交媒介為王的時代,網路監管體系的創新與重構,已然迫在眉睫。如若不然,誰能想像還有多少“網紅減肥藥”在暗地裏禍害一方?(然玉媒體人)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