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致命“演化陷阱” 源於人類無意間活動
發佈時間: 2018-05-11 14:29:30 |來源:科技日報 | |責任編輯: 曹洋
英國《自然》雜誌9日發表的一項生態學研究顯示,人類對美國內華達州一處牧場土地使用模式的變化,居然使當地的一個蝴蝶種群由正常到幾乎走入進化“死衚同”,再到開啟新一輪演化的起落變化。該研究揭示了人類活動如何在不經意間驅動了動物界的演化適應。
25年前,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科學家麥克爾·興戈與卡密勒·帕姆森,在一篇論文中描述了美國內華達州卡森城的艾地堇蛺蝶(Euphydryas editha)的一個隔離種群,開始演化並形成了對非本地植物——長葉車前的偏好。而長葉車前是通過人類的養牛業才引入當地的。
現在,同一研究團隊在最新發佈的這項研究裏面,介紹了這一蝴蝶種群曾徹底摒棄了其傳統食用植物小花柯林草,演化産生了對長葉車前的完全性依賴,從而使該種群形成了一個致命的“演化陷阱”——即物種對那些實質上對其有害的事情産生了偏愛,也被稱為進化的“死衚同”。2005年,當地人類停止養牛後,這個“陷阱”終於被觸發,當地所有艾地堇蛺蝶種群出現崩潰,並走向滅絕。
該研究清楚地表明,人類活動在不經意間會給自然種群帶來具有潛在致命性的“演化陷阱”,同時也展現了這種關係的動態特性。在養牛場停止經營一段時間後,當地生態逐漸得到自然恢復,蝴蝶種群回歸以柯林草為食,由此開啟了新一輪演化進程。
團隊成員呼籲,這一研究結果意味著,在未來規劃人類改造、保護棲息地的措施時,有必要將這種關係考慮在內。
總編輯圈點
對自然界所有動物來説,“演化陷阱”一旦出現,無從逃避。科學家此前已經識別出近40種“演化陷阱”——而它們幾乎都是由人類活動製造出來的——我們的農業、建築、人為污染,甚至是盲目的動物保護,也包括像本文中這樣無意間引入了外來物種。人類改變環境的速度太快了,被“演化陷阱”困住的動物,只能步步走入深重的災難。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