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學習的“三境界”

發佈時間: 2018-04-27 08:50:46 |來源:新華網 | 作者:程冠軍 |責任編輯: 孟君君

 

清代學者王國維有一個著名的做學問“三境界説”——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受此啟發,我體會讀書也有“三境界”——第一境界: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二境界:書山有路勤為徑;第三境界:腹有詩書氣自華。

“書到用時方恨少”出自《警世賢文》,下句是“事非經過不知難”。這是古人常説的一句話,頗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味道。做學問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而是靠一點一滴、日積月累之功。因此,我們不能等到本領恐慌時候才想起讀書,等到能力不足時才想起學習,而是要未雨綢繆,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健為雄。“書山有路勤為徑”,下一句是“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是著名文學家韓愈的治學名言,其含義是,讀書如登山,到達學問的峰頂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靠不畏艱險的攀登。古今學問浩如煙海,在知識的海洋裏暢遊也絕非易事,刻苦勤奮是唯一可以到達彼岸的方舟。“腹有詩書氣自華”語出大文豪蘇東坡,比喻只有飽讀詩書,學有所成,人的氣質才會光彩照人。

三句話串起來就構成了讀書的“三境界”:沒有學問,本領恐慌、能力不足怎麼辦?讀書學習。讀書做學問沒有坦途,而是“書山有路勤為徑”。等到學問做好了,飽讀詩書之後,你才會發現你氣質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你已經成為一個有文化自信了人,這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三境界”串起來也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目標的過程。讀書“三境界”是讀書治學必不可少的路徑,也是一種規律。當然,要真正體會這“三境界”,還需要我們在各自的讀書生活中去慢慢體悟。

最後我想説的是,做學問也好,讀書學習也好,工作也好,關鍵在熱愛。做學問有“三境界”,讀書有“三境界”,幹事業也有“三境界”。第一境界:熱愛你的工作,它才會成為事業。為什麼有人把工作看作是“做工”,有人卻把工作看作是事業呢?這就是熱愛與不熱愛的區別。第二境界:熱愛你的事業,它就會成為藝術。事業變為藝術了,不僅可以更好地成就事業,還可以為你帶來藝術般的享受,你就會勞動並快樂著。第三境界:熱愛你的藝術,它就會為你帶來終身的成就和終生的快樂。也就是説,當你把事業變成“藝術”之後,在“藝術”的境界裏再繼續熱愛下去,你就會取得更大的成功。(作者程冠軍是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領導網執行總編輯)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