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是家長最大的支援

發佈時間: 2018-04-25 14:21:59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連海平 |責任編輯: 孟君君

 

千呼萬喚始出來,校內託管終於在萬千家長的熱切期待中“上線運作”。至於“新系統”運作是否平穩、好用,有待時間檢驗。作為“用戶”,家長又該如何操作,才是最佳的打開方式?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心是第一位的。同理心何來?來自換位——換位思考、換位感受、換位行動。要是家長見己不見人,困于自身的情緒與執念,難免對普適性的校內託管有諸多不滿。換一下位,就不難發現,學校、教師也不容易。課後託管不是義務教育的應然之義,出場地、出人力,還要擔責任,學校壓力也很大。教師更是如此,上課、管學生、改作業、備課、研究、論文、示範課程等,常規工作已相當繁重,放學後還要看孩子,容易嗎?教師也有家人要陪,也可能有孩子要管。將心比心,想到這一層,家長的怨氣也就沒那麼大了。家長對學校、教師多一分理解,就是給校內託管多一分支援。

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同理心之後是寬容。校內託管,意味著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更長了,學校的安全責任更大了。託管不同於正常上課,校方必須安排一些課外活動,學生的安全風險無疑又大了幾分。若引進第三方機構參與校內託管,外人參與活動的風險可控性可能更差。萬一發生小意外、小事故,家長不依不饒,學校就會被拖進糾紛中,煩惱多多。一些學校對校內託管心存憂慮,不能不説學生安全是重要原因。家長愛孩子沒錯,但要拿捏好度,對一些小磕小碰,或同學之間的小糾紛,家長還是要多些寬容,不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別太過計較。

共建共治共用,校內託管也是社會治理的一個案例。家長參與共建共治的題中應有之義是,當校內託管需要家長幫忙時,有能力、有條件的家長要積極參與進來,出謀劃策、出人出力。據省教育廳《關於做好中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規定,課後託管活動形式及內容由學校會同家長委員會協商確定。除了託管活動形式及內容,包括第三方機構引進、活動監督、成效評估、費用收支等方面,家委會也可以多參與、多出力。

校內託管是個新實驗,有許多新關係需要協調,推演過程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新問題,對此,教育管理部門、學校要努力,且行且完善。家長也要多包涵、多支援,不要吹毛求疵,要多理解校方。(連海平)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