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該比刷手機更有誘惑力

發佈時間: 2018-04-24 14:20:52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李思輝 |責任編輯: 沈曄

 

大學裏,不缺運動明星、歌唱天才、選美冠軍,不缺別具創意的求愛者,不缺考研考公務員的“大神”,唯獨缺少閱讀的氛圍,長期以往,閱讀將越來越難以走出“僅僅説起來重要”的泥沼。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大學生的閱讀情況如何?一項針對大學生閱讀情況的調查顯示,近九成學生喜歡閱讀,然而超五成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量較低,近八成學生認為“沉迷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導致閱讀量缺乏。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讀書的重要性無須贅述。然而時下大學生讀書時間短、讀書數量少已成一種普遍現象。很多人對讀書的熱情,遠遠不及鼓搗電腦、劃拉手機。很多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量較低,“沉迷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導致閱讀量缺乏,有自我反思、自我敦促的積極意義。

同樣是電子産品消費大國,南韓、日本、法國等國家年輕人的整體閱讀量比我們高得多,各種時興的電子産品並沒有消解他們的閱讀熱情。問題關鍵在於如何避免沉迷于電子産品,影響閱讀時間。

在筆者看來,對於部分學生因沉迷手機電腦而減少閱讀的情況,與其批評電子産品的“誘惑”,不如努力營造閱讀的氛圍,培育閱讀的習慣,讓讀書也成為一件富有誘惑力的事。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地鐵裏隨處可見捧著書籍閱讀的年輕面孔,日本的地鐵裏很流行便於閱讀的口袋書。因為很多人在安靜看書、翻書,乏味的旅途也有了書香氣。而在國內一些城市,地鐵裏低頭劃拉手機成了一種時尚,有誰若拿出本《人間詞話》來讀,竟有些格格不入的尷尬,這難道正常嗎?

大學裏也一樣,宿舍裏,長椅上,草地上,很多人都在玩手機、打遊戲;在學校的圖書館,多的是看考研、考公務員習題的學生,卻缺乏啃大部頭、發起讀書討論的空間和氛圍。

閱讀需要氛圍,這個氛圍的培育,需要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如果各色書店逐步被市場逼退,如果書報亭之類的城市文化血管被挖斷鏟走,大街小巷沒了書的蹤影,閱讀的氛圍會越來越淡。大學裏,不缺運動明星、歌唱天才、選美冠軍,不缺別具創意的求愛者,不缺考研考公務員的“大神”,唯獨缺少閱讀的氛圍,長期以往,閱讀將越來越難以走出“僅僅説起來重要”的泥沼。

1929年胡適曾這樣勸人讀書:“每天花一點鐘看十頁有用的書,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頁書;三十年可讀十一萬頁書。十一萬頁書可以使你成一個學者了。可是,每天刷幾遍手機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工夫;四圈麻將也得費你一點半鐘的光陰。看小報呢,還是打麻將呢,還是努力做一個學者呢?全靠你們自己的選擇!”擱在今天,大抵要換個説法:親,每天P圖、打遊戲、刷手機只能讓你爽一時,閱讀卻可以使你“氣質美一世”。是埋頭刷手機不讀書以致“面目可憎”呢,還是在閱讀中變得美美噠呢?全在你自己的選擇。(李思輝)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