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扎堆背後的冷思考
發佈時間: 2018-04-18 09:15:43 |來源:南方日報 | |責任編輯: 孟君君
馬拉松也有“春運日”。據不完全統計,4月15日當天,全國至少有40多場包括馬拉松、越野、健身等各類路跑賽事舉行,超過26萬人次站上賽道。業內人士分析,路跑賽事扎堆在同一天舉辦,存在一定偶然性,但也確實是如今中國“跑步熱”的一個縮影。馬拉松熱,究竟是人民群眾生活水準提高的體現,還是主辦方盲目跟風導致賽事撞車?馬拉松“春運日”背後,需要一些冷思考。
馬拉松的確越來越火了。2017年,中國各類規模馬拉松賽事場次達1102場,這個數字在2016年是328場,2011年僅為22場,7年間賽事總量翻了50倍。數字增長的大背景,是越來越多人發現自己處於“亞健康”狀態,有時候,這不僅指器官、組織、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還包括自我感覺不適、疲勞乏力等,特別是有些人會處在焦慮、煩亂、無聊、無助的狀態中,很自然地,他們不僅將跑馬拉松視為追求健康的手段,還是抵抗焦慮的一種方式。近些年來,跑馬甚至有發展成為一種文化趣味的趨向,它看似老少咸宜,但卻充滿儀式感和消費氣息,這體現在它的群體特徵中,即中産階層、白領和大學生構成了跑馬潮的主力,這意味著馬拉松就像聽音樂會、品星巴克一樣,成為備受年輕人追捧的格調之選。因此,就時下的環境而言,跑馬流行的確有其深刻的社會成因,而且可以判斷,跑馬拉松的人將會越來越多。
跑馬賽事的受眾特點、媒體關注度,使很多地方看到了它所具有的品牌效應。比如,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地方政府,往往希望將其作為一張“體育+旅遊”的城市名片,讓城市形象通過馬拉松展示,吸引更多客流,增加旅遊消費等。然而體現在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不能排除跟風的嫌疑,這從報名率上就看得出。像上海國際馬拉松、北京馬拉松等比較成熟的賽事,需要搖號報名,中簽率僅三成左右,而一些新近舉辦的賽事雖然動輒標榜“國際”頭銜,但實際報名率很低,這不僅浪費辦賽的物料、保障等資源,更可怕的是存在安全隱患。由於賽事等級評定對參賽人數、參賽標準甚至參賽成績等都有嚴格要求,有些小賽事為了達成目標,不惜拉人頭撐場面,甚至花錢請選手,存在較大的風險。這樣的馬拉松對宣傳城市品牌、拉動經濟效益是否有明顯作用,我看有必要打個問號。
今年年初發佈的《馬拉松運動産業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我國馬拉松運動産業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全國馬拉松賽事場次(800人以上規模)將達到1900場,中國田徑協會認證賽事達到350場,各類跑馬賽事參賽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前景一片光明,但如何從熱潮中突圍出來,成長得更好,應該是每個賽事運營者需直面的問題。當前,名稱中帶“國際”“半程”“全程”等字樣的比賽已然超過半數,這從側面反映出“同質化”的問題較為突出,這提醒我們,不是所有的賽事都要追求聲勢和規模。馬拉松賽事有很多細分區間,既有競速比賽,也有越野賽、集體賽,還有“油菜花”這樣的趣味賽、“高校百英里”這樣的情懷賽。這就需要突出層次感、體系感,找準定位,大城市辦大賽,小城市辦小賽,利用有限資源,辦出特點,辦出口碑。如此,高品質比賽吸引到高品質跑者,才能激發出馬拉松産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跑步,是一種享受。各地舉辦馬拉松賽事,一定要深入研究跑馬賽事的內在規律,不盲目、不隨從,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以品質帶數量,將馬拉松産業的這把火燒熱燒旺。(扶青)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