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祭祀”背後的民俗延伸
發佈時間: 2018-04-04 08:56:47 |來源:北京青年報 | |責任編輯: 孟君君
一杯茶、一對燭、一盤果、一封信,收費100元,重慶有陵園日前推出這種代客祭祀的“基礎套餐”。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彭友誼認為,“一封信”代客祭祀值得提倡,其跨時空的特點,彌補了清明節短時間、高密度祭掃集中帶來的不便性,既滿足了群眾追憶親人、表達哀思的需求,又體現了生態文明環保的特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大流動社會背景下,對於很多人來説,“欲斷魂”早在清明前就開始了。雖然現在清明普遍放假了,可是很多離家的人,依然有回不去的原因。可望而不可及,心嚮往之卻身不能至,社會焦慮是客觀存在的。有著這樣的背景,“一封信祭祀”出現了。
早在幾年前,一些地方就出現了類似的“代客祭祀”,甚至還發展成為一個産業。在一些人看來,“一封信祭祀”收費不過100元,相對於回家祭祀具有極大的經濟理性。清明也是踏青好時節,把這個時間省下來用於安排一次“説走就走的旅行”,有著莫大的吸引力。也難怪在傳統文化全面回歸的今天,“一封信祭祀”依然得到善意理解。
只是祭祀並非其他,有著儀式性。清明有著慎終追遠的意義,還有著生命教育的價值。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於類似代客祭祀,一些民俗專家不以為然。如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曹保明表示,代客祭祀確實可以滿足一些無法親自前往祭祀的人的需求,但這種行為並不值得提倡,更不應該形成産業,否則會使祭祀行為流於形式,失去意義。
歷史和現實似乎發生了矛盾。其實,這個矛盾在古代也存在,古人也有變通辦法,比如選擇親人或朋友代為祭祀等。現代人是不是也要如此,這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這啟示我們,民俗並不是刻板的、一成不變的,也有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而且,我們現在所認可和採取的一些傳統做法,其實可能和傳統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未必就是最初的樣子。
不同地方的方言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有些地方甚至“十里不同音”,一些民俗也有著類似的現象。處在傳統意義上的同一個地域文化區,有的人清明祭祀需要到墳前跪拜,有的只需鞠個躬,有的需要供飯菜,有的只要燒紙錢,差異性很大。孰是孰非,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對於民俗,大家有著自己的了解和理解。
今天留下來的任何一個民俗,都是有歷史因由的,只是在傳承中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並不排除有些變化是無心的結果,有的甚至可能存在以訛傳訛的成分,只是大家把看到的當成了應有的。正如現在,如果我們普遍認可了“一封信祭祀”,我們的孩子看到的只是“一封信祭祀”,那麼幾十年過後,後人可能會認為“一封信祭祀”就是對的,甚至才是對的。
筆者並不想對“一封信祭祀”本身作出民俗意義上的裁判,只是想提醒,能不能系統地對一些民俗進行研究,去偽存真。面對發展的時代現實,能不能在保持靈魂純潔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創新,有意義地改造一些傳統民俗,建構符合現代社會的新民俗?相對於商業主導下的民俗創新,文化框架下的民俗創新,顯然更有意義。
作為一種形式,“一封信祭祀”未必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可,甚至還有著很大的文化爭議,但不管怎麼説,“一封信祭祀”背後的民俗延伸話題,卻是值得重視的。退一步講,即便不支援“一封信祭祀”,也應該通過文化研究,探索民俗延伸的現代化表達。 (毛建國)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