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引才新政,給人才打造“築夢空間”

發佈時間: 2018-03-26 10:55:06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 孟君君

 

為吸引人才,北京也放大招了。

在去年底出臺《關於優化人才服務促進科技創新推動高精尖産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後,為落實其中的“加大國內人才引進使用力度”,北京市日前又發佈了《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對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國際交往中心建設、金融、體育、教育衛生、高技能等7類人才的引進加大力度。

打破“一量尺”,呈現出立體化的標準體系,是此次引才新政的突出特點。以文化創意人才為例,可申請落戶的既包括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文物保護等領域國家級獎項獲獎人和國家級文化創意人才培養工程入選人,也涵括社會貢獻較大的知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及著名作家、導演、演員等。

以往談起戶口,被提得最多的就是應屆生身份、單位落戶指標。

這催生了很多本不該出現的現象:比如,很多擁有落戶指標的單位進入門檻極高,有的還以有戶口為由壓低工資待遇;有些員工則拿了戶口就跑,造成人才培養成本空耗;此前甚至出現了戶口指標的“地下交易”。與這些擁有落戶指標的單位“隨便挑”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很多民營企業“吃不飽”。

而這次北京的引才新政,就釋放出頗具善意的信號:“北京歡迎你”,只要你在自己的領域足夠出色,就可免除“落戶”的後顧之憂。而其意義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落戶等激勵措施對應的人才評判體系,跟純市場的人才標準是契合的。何為“人才”?學歷、職稱、單位等固然是重要的參照標準,但市場是更直接的評判尺度。而“應稅收入數倍”“有突出貢獻”等,都代表的是市場維度的認可。

“不唯學歷唯能力,不唯職稱唯貢獻”,這樣與市場評價標準銜接的人才引進政策,看重的才是“人才”,而非單位、學歷等外在因素。這打破了過去僵化的戶籍管理格局,大大擴寬了人才引進的範圍,也提高了人才引進的實效。

在“不拘一格”的引才政策下,人們不必再依附行政事業單位或央企國企,完全可以憑藉技術、才華、特長來自由選擇工作。即便是沒有“東家”的自由職業者,仍有望憑自己的能力成為名正言順的“北京人”。一言以蔽之:戶口不再指向“指標”,而是指向個人。

這跟北京的實際情況貼合:北京聚集了大量高素質緊缺人才,這些人才為北京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卻無法紮根。如今在新政之下,很多存量“外地人才”的痛點或許能消弭。

其次,此次人才新政聚焦科技創新人才、文化創意人才、金融管理人才、國際交往人才等,也契合了新版城市總規提出的新功能定位,即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可以肯定,有了相應的激勵措施後,也能搭建聚攏高素質緊缺人才的強磁場,增強其向心力,為北京的“四個中心”建設貢獻力量。

以明確的功能定位為指針,跟市場維度下的人才評價標準對接,不拘一格廣聚英才並構築“人才高地”——可以預見,一個積極、開放、包容的北京,必將進一步激發人才的創新創造創業熱情,也為北京的高品質發展提供高效而長久的動能。■社論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