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相親角當成情緒宣泄口
發佈時間: 2018-03-21 09:14:14 |來源:新京報 | |責任編輯: 孟君君
相親角現象本是極端個例,不必把它上綱上線普遍化了。
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又火了。這次是因為一次“行為藝術”。
相親角現象是極端個例
郭某某是海歸女博士,1983年生,未婚,她在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做了一個相親行為調查,她給自己相親,用錄影機偷偷錄下了當時的具體情況。當得知郭博士83年生的時候,鏡頭中的父母紛紛説:“這麼大,你這個情況麻煩了。”“你看她讀到碩士,沒什麼用。女孩子不要讀太多書。”“在這裡,男的就是銀行卡,女的就是房型……這個房型還可以。但是她年紀大了,所以她這個房子在郊區。”
看完郭博士的採訪視頻,發現這個調查是“行為藝術”。因為她的整個調查帶著強烈的主觀意識、偏見甚至編纂色彩,你藏著錄影機偷偷拍攝,僅僅選取符合你要求的素材,最終得出多麼聳人聽聞的結論都不奇怪。這樣的調查不嚴謹,也不具有普遍性,更近乎“作秀”。
再看一下郭博士採訪所得所悟,本質上也是“陳詞濫調”。去年所謂的“相親鄙視鏈”就在輿論鬧得沸沸颺颺,這一次不過是換一個包裝,找一個新的傳播點——比如“大齡女青年是郊區房”,重申我們這個社會最引人關注的議題之一:單身大齡未婚青年面臨的婚姻難題,他們或者想結婚而不得,或者想單身而不得。於是,一種焦灼情緒就這樣蔓延開來了,關於相親角的撻伐之聲再次響起。
每一次相親角輕易挑起情緒,不免給人這樣一種感覺:仿佛相親角是單身未婚青年不幸福的罪魁禍首,中國式父母是他們不幸福的最大障礙,只能除之而後快;仿佛相親角不存在了,單身未婚青年就翻身做主人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有些人對相親角的態度非常激烈,比如,他們認為去相親角是“自取其辱”。他們反對相親中對雙方條件的選擇,認為談條件就是“物化”,好像純真的愛情就是超脫世俗存在的,它只聽從內心的召喚,不應在乎條件。但事實是,愛情的生發本身,就是一種條件選擇的結果。我們更容易和女神、男神一見鍾情,你認為這是“本能”,毋寧説你的本能早就替你做出選擇了,比如,樣貌好的人往往受到青睞。這個時候,外貌就是一種條件。
同樣地,當男女雙方還沒有愛的基礎、甚至還不認識的時候,外在的條件,比如年齡、戶口、房産等,自然成為雙方衡量是否合適的主要標準。愛情和婚姻從來就不是生長在真空中,它們有生理因素,也有社會因素,除了兩情相悅外,還會受到物質、倫理、宗教等外在因素的影響,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而在子女缺席的相親角,因為父母的眼裏只有子女的利益,這些外在條件會被極端化,顯得簡單、粗暴且赤裸裸。
所以相親角現象本是極端個例,不必把它上綱上線普遍化了。退一步説,相親角的相親,成功概率又有多大呢?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年輕人會真正聽從父母呢?
別讓相親角成情緒宣泄口
現在大爺大媽主導相親角,一方面當然是想為子女挑選對象了;另一方面,這其實不過是他們的一種社交方式,與他們跳廣場舞一樣,他們是以這個由頭到公園裏聊聊天,探聽下別人子女的故事,打發下無聊,然後順便幫子女找找對象。但凡理智點的子女,肯定不會因為父母在相親角找了一個條件不錯的,就直接結婚了。年輕人沒時間陪伴老人,老人在相親角圖個樂,你為什麼要主動跑去討沒趣?
説到底,不少年輕人輕易被相親角挑起情緒,一方面是相親角的某些物化方式也在現實生活中橫行,這讓年輕人承載了過多物質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太多年輕人本身定力不夠,對自己的選擇沒有足夠堅持。他們想單身,又畏懼輿論壓力,想結婚,又對抗不了現實。相親角就成了靶子,成了他們焦灼和不滿情緒的宣泄口。
可以預見,單身大齡未婚青年引起的兩代人之間的觀念衝突,在之後的五年甚至十年都會存在,這是一個將長期存在的難題。不過,這樣的所謂衝突雖然存在,但也不必誇大,年輕人更不要輕易被某些議程設置所操控,不要輕易被焦灼情緒綁架,堅定自己的選擇,並讓自己的選擇成為幸福,才是説服父母、證明自己的最好辦法。
□曾于裏(專欄作家)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