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以自然體驗為名“消費”雪豹
發佈時間: 2018-01-18 11:19:33 |來源:科技日報 | |責任編輯: 孟君君
新華社日前報道,“專家指出,瀾滄江源正成為全球最佳雪豹自然體驗點”。看這標題,不免心底一驚:以自然體驗、生態旅遊等名義,該不會引發一波對於這一珍稀易危物種的公眾消費潮流吧?
細看得知,原來是三江源國家公園自2017年瀾滄江源園區開展雪豹自然體驗試點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體驗者在園區的昂賽大峽谷內拍攝到大量雪豹活動影像,“包括珍貴的雪豹母子合照以及雪豹進食的照片”云云。
平心而論,園區已有的工作並非獵奇性質、博眼效應,無論是基於長期生物多樣性監測的生態修復,還是以控制人為活動影響為目的的人獸衝突補償,都符合“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更具專業素質的是,這些都屬小心翼翼的“試點”,而且效果頗佳,近年來“三江源地區雪豹種群正穩步增長”便是明證。
可我擔心,如此小心翼翼,卻很容易被一句“全球最佳雪豹自然體驗點”所誘導的強大消費能力抵銷。
巨大的人口基數+日益鼓脹的錢包,在使國人生活品質越來越高的同時,也伴生一種類似“趕盡殺絕”的消費風潮——但凡國人看中、迷上的東西(工農業生産品除外的自然物品),玩著玩著就玩沒了。比如,和田玉鼎盛時候,俄料沒人看上眼;和田玉玩絕了,就玩俄料;俄料玩絕了,再玩更看不上的崑崙玉……人民幣“秋風掃蕩”之處,基本上所向披靡。拿“全球最佳雪豹自然體驗點”招徠訪客,並誘以“珍貴的雪豹母子合照”“雪豹進食的照片”等等稀缺資源,接下來來的都是什麼客,來多少客,客人會怎樣玩,就不是園區幾個專業人士所能掌控的了。説到底,這等於把希望寄託于不靠譜的“理性消費”,而世上的消費本就沒有理性可言。
正像那則保護鯊魚的電視公益廣告所言,“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沒有了消費,雪豹們的棲息地才是本質安全的。這並不意味著徹底阻絕自然體驗客,而是説,要對可能到來的大規模客流有更科學的預判、更有效的應對。在此之前,還是“保守性”舉措為妙。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