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掉手機,但砸不出好教育

發佈時間: 2018-01-12 09:51:36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阿諾 |責任編輯: 孟君君

 

在理解教育的影響時,我們常用的歸因模式太過簡單。相應地,應對子女教育中出現的問題,父母們的處理模式也常趨於單一,傾向於“可控”與“免責”。

前一陣子,有學校為約束學生言行而無奈“砸手機”,有專家們指出,學校沒有權利砸學生的手機,他們建議:把學生的手機沒收了交還給家長,或者到了學期結束時再交給家長,又或者將玩手機的行為納入學生評價系統,等等。

在我看來,無論是當場砸毀手機,還是採取較為溫和的方式剝奪孩子接觸手機的機會,背後其實都隱藏著這樣一個現實:在理解教育的影響時,我們常用的歸因模式太過簡單。相應地,應對子女教育中出現的問題,父母們的處理模式也常趨於單一,傾向於“可控”與“免責”。

生活中,此類“簡單歸因”的現象並不陌生,不管是家庭還是學校,通常都傾向於把顯現出的“問題”,視為某一個特定行為或者某單一現象的結果。

比如: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常歸因為貪玩;中學生成績下降,多半是談了戀愛;孩子沉迷網路,就去指責遊戲開發商,認為是遊戲給了孩子沉迷于網路的機會,並由此聲討遊戲廠商毀掉了下一代……

然而,從家庭治療的角度理解此類問題,我們往往會採用另一種視角去看待“問題”:孩子沉迷于網路,在虛擬空間裏獲得自我價值感、成就感、快樂感,是虛擬世界裏的真實體驗,才真正促使孩子沉迷其中;並由此推想,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相應領域裏,是否常常體驗挫敗,才“不得不”在另一個空間追求基本的心理滿足。

我曾在“兒童性教育”的課程中,遇到有家長來問:“自家兒子七八歲了,總在學校撫摸女生的頭髮,批評過很多次也都沒有用,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在“兒童性教育”課程的背景下提出,似乎可以理解為這位家長擔心孩子特定行為是與性有關的,繼而家長簡單地將其原因歸結為這是一個單純的性教育問題。於是來“兒童性教育”課程上求助。

可是,家長或許忽略了存在其他因素促成這一特定行為,比如在過往經歷中,家長如何教育孩子不可以隨便摸女生頭髮的?家長是否了解孩子“摸女生頭髮”時有什麼樣的感受?家長勸誡時是什麼樣的表情、語氣?在更為早先的家庭教育中,是否有關乎人際邊界建立的教育?

提出如上問題,似乎一下子將孩子的“簡單”行為,拓展到了極廣闊的背景中;這樣的思考與理解,乍看之下將問題複雜化了,或許會讓很多家長非常地不習慣。他們更傾向於獲得專家簡單明瞭的指令,最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你孩子這個行為就是什麼什麼原因造成的。然後一語中的:解決的方法有一二三……家長照方抓藥,孩子問題迎刃而解。

但是,心生這種願望,恰恰就是將行為或問題“簡單歸因”了。

人們喜歡“簡單歸因”,恐怕是有道理的。“簡單歸因”往往可以讓問題看上去顯得可控,而當事人則“收穫”了秩序感和穩定感。

一個孩子學習不好或者不愛學習,如能歸因為“貪玩”,那麼家長似乎只需要禁絕其玩耍,就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成績了。家長因而獲得了某種掌控感,不必在複雜的家庭情境或學校環境裏,面對紛繁的多種可能性,當然也就不至於陷入一籌莫展了。“簡單歸因”還有利於“回避責任”,針對沉迷于電視或遊戲的孩子,專注于指責孩子的失當行為時,不免有意無意地回避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承擔的責任;有一句俗語説“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種論調的背後,隱藏的恰恰就是家長對教育職責的推脫,一旦有錯都是孩子的錯。由此可知,“簡單歸因”本身並不簡單。

學生在校園裏玩手機,教師砸掉手機顯然是一種粗暴的懲罰,學生或因懼怕、回避責罰而行為收斂,但顯然這一結果與教育無關;同時,學生如因懼而生怖,則更非教育應有之義。將手機轉交給家長,處理起來自然和緩得多了,只是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不過是問題與矛盾的轉移而已,在學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範圍內,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理解行為,恐怕是教育範圍內最複雜的事情之一了,這需要教師和家長學習交流技巧,端正對話態度,和孩子耐心溝通,陪伴著孩子一道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當然,這些內容恐怕又遠非一則短文所能包含,所以不妨先從停止“簡單歸因”的衝動與習慣做起,多問問多看看多想想。(阿諾)


新聞熱圖 >>更多